[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调温功能花灰纱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66907.3 | 申请日: | 202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7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王荣武;王运;权震震;刘力;季东晓;覃小红;俞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2G3/44;D01D5/00;D01F1/10;D01F6/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3 | 代理人: | 孙健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调温 功能 花灰纱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调温功能花灰纱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花灰纱以含聚合物、相变材料、导热材料的原料,通过静电纺结合棉纺工艺获得。本发明得到的花灰纱具有良好的导热及调温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性纱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调温功能花灰纱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们对于服饰的美观性要求大大提高,花灰效果的纱线因此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纺织品的功能性,尤其是在季节交替温度大幅改变的情况下,有良好热舒适性的纺织品获得了更多的青睐。
由于传统的花灰纱制备方法涉及染色和复合纺纱两道工序,该工艺生产效率低、容易导致纱线强力下降并且想要在此基础上对纱线施加热调节的功能需要额外的工艺,此举更是降低了工厂的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了生产成品,无法满足企业的利益需求,因此需要研发出一种既能缩短纺纱工艺流程同时又能使纱线具有热调节性能的工艺流程。通过静电纺技术制备彩色纳米纤维,再将彩色纳米纤维与棉纤维混合是一种新型的花灰纱制备工艺,该工艺是具有设备简单、操作容易、材料来源广泛、工艺过程不破坏材料本体等优点,但该工艺无法实现纱线的调温作用,而纱线的调温功能主要是由相变材料来实现,相变材料属于绿色环保型材料,通过本身的相转变来稳定材料周围温度,使纺织品的热舒适性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从而达到调温效果,使人体感到舒适。传统的相变材料与纺织材料相结合的制备方法主要是以纺丝法、微胶囊法、中空纤维填充法以及后整理四种方法为主,但以上方法制得的纺织品存在相变效果不显著、操作难度高且不稳定以及功能效果耐久性差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调温功能花灰纱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花灰纱,所述花灰纱以含聚合物、相变材料、导热材料的原料,通过静电纺结合棉纺工艺获得。
所述聚合物为聚丙烯腈PAN。
所述原料中还含有染料,染料为阳离子染料。
所述相变材料为正十四醇;导热材料为纳米碳化硅;相变材料和导热材料的质量比为 5-10:1-1.5。
本发明的一种所述花灰纱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聚合物、相变材料、导热材料、染料、溶剂混合,得到纺丝液;
(2)进行棉纺工序,在梳棉工序的同时,将步骤(1)中的纺丝液静电纺并直接负载在棉网上,梳棉后得到的复合棉条再经过精梳、并条、粗纱、细纱,得到花灰纱。
上述制备方法的优选方式如下:
所述步骤(1)中纺丝液中聚合物的浓度为8~15wt%;所述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
所述步骤(1)中纺丝液中相变材料的质量百分浓度为5-10%,纺丝液中导热材料的质量百分浓度为1-1.5%;纺丝液中染料的质量百分浓度为3-5%。
所述步骤(2)中静电纺具体工艺参数为:静电纺丝施加电压为20-30KV,纺丝喷头为球形喷头,接收距离15-20cm,纺丝温度为20-25℃,环境相对湿度为40-50%。
所述步骤(2)中静电纺得到亚微米级相变纤维;亚微米级相变纤维与棉网的质量配比为 1:20-1:25。
本发明的一种所述花灰纱在调温材料中的应用。
(1)本发明通过将传统纺纱工艺与静电纺丝技术相结合,实现了新型调温花灰纱的制备方式,克服了原有工艺流程过长、损伤纱线、工艺效率低等缺陷,得到一款性能优于传统花灰纱的成品。
(2)相变材料与染料同时施加到棉网上,缩短了工艺流程,进而减轻了对纤维及纱线的损伤,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669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度检测电路、真空度检测方法及真空计
- 下一篇:户外用便携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