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指纹芯片丝网印刷的耐高温UV油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66693.X | 申请日: | 2021-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0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 发明(设计)人: | 沈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旭昊印刷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D11/101 | 分类号: | C09D11/101;C09D11/0235 |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刘颖棋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指纹 芯片 丝网 印刷 耐高温 uv 油墨 | ||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SMT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指纹芯片丝网印刷的耐高温UV油墨,该油墨由以下原料按照特定方法制备而成:有机硅树酯UV树酯、哑粉、引发剂、UV单体、助剂,其中引发剂为光引发剂,所述助剂为有机硅消泡剂,本发明耐温性能优秀,SMT高温下无性能变化,同时本发明具备高硬度、高耐划伤等性能,对芯片有很强的保护性能,本发明采用特殊树酯及材料(均为耐高温材料),不仅对制程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对终端产品涂层性能也有很强的提高作用,可满足指纹芯片的丝网印刷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SMT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指纹芯片丝网印刷的耐高温UV油墨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芯片生产后制程需做SMT处理,正常量产的有高温和低温两种操作工艺,低温(180-200℃)虽然对涂层要求低,但所用低温锡膏数据传输能力差,对芯片粘结不稳定;高温工艺虽然性能优秀,但对油墨层要求高,普通UV涂层在230-250℃下会出现树酯降解,从而出现黄变甚至性能下降等问题,影响产品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指纹芯片丝网印刷的耐高温UV油墨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低温锡膏数据传输能力差,对芯片粘结不稳定;在230-250℃下会出现树酯降解,从而出现黄变甚至性能下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指纹芯片丝网印刷的耐高温UV油墨,该油墨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按照特定方法制备而成:有机硅树酯UV树酯70-80%、哑粉6-10%、引发剂6-8%、UV单体6-8%、助剂1-2%,其中引发剂为光引发剂,所述助剂为有机硅消泡剂。
优选的,该油墨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有机硅树酯UV树酯70%、哑粉6%、引发剂6%、UV单体6%、助剂1%,其中引发剂为光引发剂,所述助剂为有机硅消泡剂。
优选的,该油墨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有机硅树酯UV树酯75%、哑粉8%、引发剂7%、UV单体7%、助剂2%,其中引发剂为光引发剂,所述助剂为有机硅消泡剂。
优选的,该油墨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有机硅树酯UV树酯80%、哑粉10%、引发剂8%、UV单体8%、助剂2%,其中引发剂为光引发剂,所述助剂为有机硅消泡剂。
优选的,所述光引发剂为1-羟基环已基苯甲酮。
优选的,所述特定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有机硅树酯UV树酯、哑粉与引发剂按比例加入反应釜中,缓慢升温至50℃,保温反应0.5h后将温度升至120℃并进行搅拌,搅拌完成后在120℃反应2-5h,降至50℃得到基墨;
步骤2:将UV单体加入步骤1中的基墨中,并快速搅拌使得其与基墨混合,同时通水冷却后室温反应10-20min;
步骤3:将步骤2中的混合物加热至100-110℃对溶剂进行蒸馏,蒸馏完成后冷却至室温,用高速分散剂搅拌10-15min,使其混合均匀后,将其取出放入研磨机中进行研磨得到研磨基料;
步骤4:将助剂加入步骤3中的研磨基料中并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得到成品油墨。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搅拌时长为20-40min,搅拌的速度为500-800rpm。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研磨细度小于10微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耐温性能优秀,SMT高温下无性能变化,同时本发明具备高硬度、高耐划伤等性能,对芯片有很强的保护性能。
2)本发明采用特殊树酯及材料(均为耐高温材料),不仅对制程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对终端产品涂层性能也有很强的提高作用,可满足指纹芯片的丝网印刷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旭昊印刷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旭昊印刷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666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配置方法、装置、车载控制系统以及无人驾驶车辆
- 下一篇:双效外循环蒸发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