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透平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64133.0 | 申请日: | 202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23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王作彪;唐春;陈博;肖臻;魏顺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成发科能动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H01H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阴连根 |
地址: | 610503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透平 机械 自动化 控制系统 双电源 自动 切换 装置 | ||
1.一种用于透平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断路器1QF、第二断路器2QF、第一接触器1KM和第二接触器2KM,所述第一断路器1QF的上口连接第一电源的火线和零线,所述第二断路器2QF的上口连接第二电源的火线和零线,所述第一断路器1QF的下口中的火线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器1KM,所述第二断路器2QF的下口中的火线连接所述第二接触器2KM,所述第一接触器1KM和所述第二接触器2KM互锁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器1KM的下口和所述第二接触器2KM的下口连接负载供电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透平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器1KM在火线控制线路上设置有常开触点1KM-1、常闭触点1KM-2和线圈1KM-3,所述第二接触器2KM在火线控制线路上设置有常开触点2KM-1、常闭触点2KM-2和线圈2KM-3,所述常闭触点1KM-2与所述线圈2KM-3串联,所述常闭触点2KM-2与所述线圈1KM-3串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透平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微型断路器1K、第二微型断路器2K,所述第一微型断路器1K与所述常闭触点2KM-2串联,所述第二微型断路器2K与所述常闭触点1KM-2串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透平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断路器1QF的下口中的火线连接所述常开触点1KM-1的上口和所述第一微型断路器1K的上口,所述常开触点1KM-1的下口连接所述负载供电端的火线;
所述第二断路器2QF的下口中的火线连接所述常开触点2KM-1的上口和所述第二微型断路器2K的上口,所述常开触点2KM-1的下口连接所述负载供电端的火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透平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器1KM在零线控制线路上设置有常开触点1KM-4,所述常开触点1KM-4与所述常开触点1KM-1联动,所述常开触点1KM-4的上口连接所述第一断路器1QF的下口中的零线,所述常开触点1KM-4的下口连接所述负载供电端的零线;
所述第二接触器2KM中在零线控制线路上设置有常开触点2KM-4,所述常开触点2KM-4与所述常开触点2KM-1联动,所述常开触点2KM-4的上口连接所述第二断路器2QF的下口中的零线,所述常开触点2KM-4的下口连接所述负载供电端的零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透平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常开触点1KM-1、所述常开触点2KM-1控制1-3路火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透平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所述第二电源为交流电源或直流电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透平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所述第二电源为单相电或三相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透平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器1KM、所述第二接触器2KM为电磁式接触器或永磁式接触器。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透平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断路器1QF、所述第二断路器2QF为二极、三极或四极,所述第一微型断路器1K、所述第二微型断路器2K为单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成发科能动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成发科能动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6413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柔性机械臂的人机交互自适应控制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指令检测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