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大管棚分段注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61030.9 | 申请日: | 202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3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冯志耀;张文涛;占永杰;王树英;肖钢;龚振宇;胡开富;雷波;韦炼;杨红霞;普恒;罗朋;杨龙虎;谭鹏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分公司;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建设管理局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谢浪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大管棚 分段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大管棚分段注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测量土体的渗透系数,土体的孔隙度;利用大管棚对钻孔进行分段后退式注浆,求出当前注浆分段的浆液扩散半径;计算大管棚各个注浆分段的理论注浆量;将当前注浆分段的实际注浆量和理论注浆量进行对比,进而控制注浆;当该注浆分段完成注浆后,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注完整根大管棚。该方法采用分段注浆以及动态调整液浆组分相结合的方式,可使浆液充分扩散到大管棚周围,避免了浆液的乱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管棚注浆的加固效果,避免了浆液的浪费,进一步提高大管棚注浆的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大管棚分段注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建隧道工程数目日益剧增,对于浅埋暗挖隧道而言,当隧道穿越不 良软弱地层时,采用大管棚注浆可有效加固掌子面的土体,增强掌子面的稳定 性,从而减小隧道的沉降,避免隧道发生坍塌事故,该加固方式是目前隧道中 最常用的一种预加固手段。
然后由于地下空洞或地层裂隙的存在,采用常规的大管棚注浆方法,会导 致浆液沿着空洞或者裂隙乱窜,不能有效加固掌子面的土体,同时造成浆液的 浪费增加施工成本,甚至有时会造成邻近的地下构筑物发生变形,另外由于大 管棚和钻孔之间存在一定的裂隙,浆液也会顺着钻孔裂隙下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大管棚分段注浆方法,该方法采用分 段注浆以及动态调整液浆组分相结合的方式,可使浆液充分扩散到大管棚周 围,避免了浆液的乱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管棚注浆的加固效果,避免了 浆液的浪费,进一步提高大管棚注浆的适用性。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隧道大管棚分段注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测量土体的渗透系数k,土体的孔隙度n;
S2:利用大管棚对钻孔进行分段后退式注浆,根据注浆压力P,以及S1 中测得的参数,由公式(1)求出当前注浆分段的浆液扩散半径R;
式中:R是浆液扩散半径;P是注浆压力;μ是浆液的黏度,r是大管棚 半径;t是注浆时间;
S3:根据S2计算的注浆扩散半径R,由公式(2)计算大管棚各个注浆分 段的理论注浆量Qth;
Qth=πr2l+nπR2lαβ (2)
式中:l是当前注浆分段的长度,α是浆液有效填充率,取0.9;β是浆液 损耗系数,取1.15;
S4:将当前注浆分段的实际注浆量Qpr和理论注浆量Qth进行对比,当0.8Qth<Qpr<1.5Qth时,直接停止注浆;当Qpr>1.5Qth时,调整双液浆的配比,以减 小其胶凝时间,并降低注浆压力,继续注浆5min后停止注浆;当Qpr<0.8Qth时,此时应调整双液浆的配比,以增加其胶凝时间,并加大注浆压力,直至达 到理论注浆量后停止注浆;
S5:当该注浆分段完成注浆后,重复S2-S4步骤,进行下一注浆分段的 注浆,直至注完整根大管棚。
具体的,所述大管棚沿其延伸方向分为多个注浆段,每个所述注浆段的管 壁上均设有注浆孔,所述大管棚内还设有能够择一与各个所述注浆分段连接的 注浆机构,所述注浆机构通过所述注浆分段上的注浆孔向钻孔注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分公司;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建设管理局,未经中南大学;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分公司;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建设管理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610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