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薄膜制造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55625.3 | 申请日: | 202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7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坤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坤英 |
主分类号: | B29C65/48 | 分类号: | B29C65/48;B29C71/00;B29L7/00;B29L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4200 河北省唐山***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薄膜 制造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料薄膜制造装置及方法,涉及薄膜生产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由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第一放卷机、第一对辊输送机、上下设置的一对第二放卷机、上下设置的一对从动换向辊、一列成对设置的压合辊、一列上下交错设置的主动换向辊、第二对辊输送机以及收卷机;第一放卷机上安装无纺纤维织布卷;第二放卷机上安装塑料薄膜卷;收卷机绕制复合薄膜卷;第一对辊输送机与从动换向辊之间设置喷胶装置。本发明通过第一放卷机、第一对辊输送机、第二放卷机、从动换向辊、压合辊、主动换向辊、第二对辊输送机和收卷机的组合,在满足透光的同时提高整体的抗拉能力,在满足同等纯薄膜抗拉能力下降低整体复合薄膜的厚度,降低塑料用量,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薄膜生产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塑料薄膜制造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薄膜为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以及其他树脂制成的薄膜,用于包装,以及用作覆膜层。在塑料薄膜作为顶棚覆盖物时需要较厚的薄膜才能满足抗拉的性能要求,塑料的用量较大环保性较差。因此本申请文件提供了一种塑料薄膜制造装置,在薄膜中复合一层抗拉物进行结构增强,降低塑料用量,节能减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薄膜制造装置,通过第一放卷机、第一对辊输送机、第二放卷机、从动换向辊、压合辊、主动换向辊、第二对辊输送机和收卷机的组合,在满足透光的同时提高整体的抗拉能力,在满足同等纯薄膜抗拉能力下降低整体复合薄膜的厚度,降低塑料用量,节能环保,解决了现有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塑料薄膜制造装置及方法,包括由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第一放卷机、第一对辊输送机、上下设置的一对第二放卷机、上下设置的一对从动换向辊、一列成对设置的压合辊、一列上下交错设置的主动换向辊、第二对辊输送机以及收卷机;所述第一放卷机上安装无纺纤维织布卷;所述第二放卷机上安装塑料薄膜卷;所述收卷机绕制复合薄膜卷;所述第一对辊输送机与所述从动换向辊之间设置喷胶装置;所述压合辊的外部罩设有辅助固化装置;所述第一放卷机旋转释放无纺纤维织布卷的无纺纤维织布经过所述第一对辊输送机进入所述喷胶装置进行双面喷附胶水层后输出至所述压合辊;所述第二放卷机旋转释放塑料薄膜卷的塑料薄膜经过从动换向辊进入到所述压合辊;所述压合辊将两层塑料薄膜及中间的无纺纤维织布挤压复合后输出至所述主动换向辊往复弯曲,经由所述第二对辊输送机通过所述收卷机卷收。
进一步地,所述喷胶装置包括外罩壳体,且外罩壳体的相对侧壁均开设一个用于塑料薄膜通过的矩形通道;所述外罩壳体的内壁位于矩形通道的上下侧均固定一个排刷;所述外罩壳体的上下壁分别固定一个送料总管;所述送料总管上安装一列指向外罩壳体中部的喷头。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固化装置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防护折板;两所述防护折板通过机架安装在地面;两所述防护折板的内侧面均安装有加热管和紫光灯。
进一步地,所述喷胶装置用胶为无影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对辊输送机与所述喷胶装置之间由左至右增设所述喷胶装置、上下对称的一对所述第二放卷机以及所述第一对辊输送机。
一种塑料薄膜制造的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步骤一、芯材附胶,第一放卷机旋转释放无纺纤维织布卷的无纺纤维织布经过第一对辊输送机进入喷胶装置进行双面喷胶处理,在无纺纤维织布出喷胶装置时,上下对称设置的排刷对无纺纤维织布上下表面的胶水滴扫平;
步骤二、复合粘结,上下两个第二放卷机同步旋转释放塑料薄膜卷的塑料薄膜经过从动换向辊换向后与附胶后的无纺纤维织布同步进入到压合辊,两列压合辊递进式的对两层塑料薄膜和一层无纺纤维织布挤压,上下的紫光灯进行紫外线照射,无影胶逐渐固化,加热管加热保持稳定的固化温度;
步骤三、去应力,复合后的三层薄膜经过呈S形走向的主动换向辊进行往复弯曲,解除固化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坤英,未经李坤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556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