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妆品中视黄醇及6种视黄醇衍生物含量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55331.0 | 申请日: | 202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42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闫秀芳;鲍熹珺;陈燕;韩小杰;严晓娟;韩兴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星智豫美(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3 | 分类号: | G01N21/33;G01N30/02;G01N30/7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许亦琳;余明伟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妆品 中视 种视黄醇 衍生物 含量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妆品中视黄醇及6种视黄醇衍生物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将化妆品样品加入第一溶剂分散后再加入第二溶剂超声提取、过滤,取滤液获得的供试品溶液,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确定检测波长,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确定供试品溶液中视黄醇及6种视黄醇衍生物的含量。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化妆品中视黄醇及6种视黄醇衍生物含量的检测方法,具有前处理简便、样品分离可靠、定量定性准确等特点,其检测的回收率好、准确度高、灵敏度高、检出限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中化学成分检测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化妆品中视黄醇及6种视黄醇衍生物含量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皮肤是维持人的生命和健康的重要器官,然而,随着年龄增长和外界因素的影响,皮肤会逐渐开始老化。随着化妆品科学的研究发展和消费者对化妆品功效需求的日益增长,抗衰老护肤成为最主要的消费诉求之一。
视黄醇(维生素A)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是人体必须的一类微量营养素,在维持视觉健康、上皮细胞完整、参与生长生殖、抗肿瘤及维持免疫系统的完整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视黄醇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对光、热、酸、碱不稳定,易被氧化,在紫外线下可促进其氧化破坏。视黄醇经过化学反应可制得视黄醇酯类化合物,常见的视黄醇酯类化合物有视黄醇乙酸酯、视黄醇丙酸酯、视黄醇棕榈酸酯、羟基频哪酮视黄酸酯和视黄醇视黄酸酯。视黄醇及其衍生物作用于肌肤表皮,通过皮肤上的内源性酶促反应转化为视黄醛,进一步转化为视黄酸。视黄酸是重要的类激素生长因子,可以促进细胞繁殖和生长、维持肌肤正常循环,还可修复损失的胶原,减少皱纹和早衰的迹象(如不正常的色素沉着、粗糙的斑点和皮肤干燥)。因此视黄醇及其衍生在抗衰老、祛痘、美白、抗氧化等方面有显著功效。
视黄醇及其衍生物在全球的化妆品行业的用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化妆品行业常用的视黄醇类原料主要有视黄醇、视黄醛、视黄醇乙酸酯、视黄醇丙酸酯、视黄醇视黄酸酯、视黄醇棕榈酸酯、羟基频哪酮视黄酸酯。视黄酸刺激性比较大,是一种处方药,在化妆品中禁止使用。近期很多消费者热衷于追从刷酸或早C晚A的护肤习惯,不正确的使用或者过多的使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A可能会导致皮肤的不耐受。视黄醇类产品的相对刺激性较强,不耐受的人会出现红肿、脱皮等副作用。市场上有些产品为了迎合消费者的追求,快速美白、抗衰的需求,存在过量添加视黄醇及其衍生物的情况。如何监管市场上良莠不齐的化妆品的质量,越来越重要。
同时视黄醇及其衍生物应用在化妆品中存在不稳定、利用率低等特点,如何使视黄醇稳定存于化妆品中,并在皮肤中缓慢释放是原料生产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最近比较流行的是采用脂质体包裹技术,但此技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制备工艺中需加热到40-80℃进行热处理,视黄醇及其衍生物对热很不稳定,容易在包裹的过程中造成对视黄醇等活性物的破坏。如何更好的把控视黄醇类包裹物原料的质量及其稳定性,对原料生产商和化妆品公司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针对于视黄醇及其衍生物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众多,例如覃国新等人发表的《HPLC法快速测定植物油中视黄醇和生育酚》,食品科技,2018年第6期,主要针对植物油中视黄醇进行检测。李涛等人发表的《HPLC法测定特殊医学用途婴配食品中视黄醇棕榈酸酯和视黄醇醋酸酯》,食品与机械,2018年第5期,主要针对食品中视黄醇、视黄醇棕榈酸酯、视黄醇醋酸酯进行检测。曾婧等人发表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内标法测定儿童血清中视黄醇的含量》,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2年第3期,主要针对血液中的视黄醇和视黄醇棕榈酸酯进行检测。由于油和食品的基质与化妆品的有很大差异,上述方法对于化妆品的测试可能会有基质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星智豫美(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星智豫美(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553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