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物联网智能制造的机电阀阀芯载具回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48015.0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46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邵泽华;向海堂;周莙焱;叶建军;罗国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52 | 分类号: | B65G47/52;B65G41/00;B65G1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智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6 | 代理人: | 李林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联网 智能 制造 机电 阀阀芯载具 回送 装置 | ||
适用于物联网智能制造的机电阀阀芯载具回送装置,包括基板、转向组件、升降组件和回料输送带,转向组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升降组件的固定端与基板固定连接,升降组件的移动端与转向组件固定连接并驱动转向组件上下移动;回料输送带设置在送料输送带的下方,当转向组件位于第一状态时,转向组件的第一端与送料输送带相接;当转向组件位于第二状态时,转向组件的第一端与回料输送带相接;本发明通过在送料输送带和回料输送带之间设置转向组件,并通过转向组件和升降组件的配合,最终实现将阀芯载具从送料输送带上移动至回料输送带的目的,然后通过回料输送带将阀芯载具回送至装纳阀芯的起点工位,避免了阀芯载具的堆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电阀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物联网智能制造的机电阀阀芯载具回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智能燃气表的机电阀生产中,机电阀包括阀芯、壳体的安装等。且在生产时,阀芯、壳体等均放置在载具内,通过载具在生产线上移动。
在进行将阀芯装入壳体的工序中,因为体积的改变,装纳阀芯的载具已不在适用,需要将其更换为可装纳壳体的载具。
更换下来的阀芯载具,现阶段大多数的处理方式是将阀芯载具堆积,最终统一回送至生产线的装纳阀芯的起点工序工位,自动化程度不高且可能出现因为缺乏阀芯载具而造成中断生产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无法自动回送阀芯载具,造成生产线可能因为阀芯载具的缺乏而中断的情况,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物联网智能制造的机电阀阀芯载具回送装置,解决了阀芯载具自动化回送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适用于物联网智能制造的机电阀阀芯载具回送装置,包括:
回料输送带,其设置在送料输送带的下方,且所述回料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与所述送料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反;
基板;
转向组件,其水平设置,所述转向组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并设定从所述转向组件的第一端指向所述转向组件的第二端的方向为送料方向,设定从所述转向组件的第二端指向所述转向组件的第一端的方向为回料方向,所述阀芯载具从所述转向组件的第一端移入或者移出;
升降组件,其竖置设置,且所述升降组件的固定端与所述基板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组件的移动端与所述转向组件固定连接并驱动所述转向组件上下移动;
其中,所述转向组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所述转向组件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转向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送料输送带相接;当所述转向组件位于第二状态时,所述转向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回料输送带相接;
所述转向组件包括:
主体框架,其与所述升降组件的移动端固定连接;
往复式输送带,其水平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上,所述往复式输送带具有送料状态和回料状态;处于送料状态时,所述往复式输送带的运输方向为送料方向,处于回料状态时,所述往复式输送带的运输方向为回料方向。
具体地,所述往复式输送带包括:
带式输送机,其水平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内;
伺服电机,其通过减速器与所述带式输送机的主动滚筒动力连接。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往复式输送带包括:
动力辊道输送机,其水平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内;
驱动电机,其通过牵引链条与所述动力辊道输送机的多个传动辊道动力连接。
具体地,所述主体框架包括:
底板,其水平设置,所述底板与所述升降组件的移动端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80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