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逆向式低损耗碳酸锂电池回收再生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48005.7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91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曹振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佰泽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宏创有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37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逆向 损耗 碳酸 锂电池 回收 再生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逆向式低损耗碳酸锂电池回收再生设备,属于废蓄电池有用部件的再生领域,解决了现有废电池的回收再利用,没有对废电池内的各组成部分进行分拣,回收再利用的效率以及利用率都较低的问题;本方案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有送料装置、壳分离装置、芯分离装置,送料装置用于牵引锂电池在壳分离装置与芯分离装置之间进行移动,壳分离装置用于对锂电池进行剥壳处理,芯分离装置用于对锂电池的电芯进行拉平输出,通过壳分离装置与芯分离装置的配合对锂电池的电池外壳、正极端、电芯进行分类拆解,整个过程全自动化,拆解后的锂电池各组成部分回收再利用的效率以及利用率都能够得到明显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蓄电池有用部件的再生领域,具体涉及废弃锂电池中的各组成部分的回收分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逆向式低损耗碳酸锂电池回收再生设备。
背景技术
电池在人们生活中很常见,其电量使用完后随意抛弃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废弃电池中还含有锌壳、电池底铁、铜帽、石墨棒、电池芯的二氧化锰和氯化铵的混合物等等可回收再利用的物质,故而对废弃电池进行回收再利用是当下的发展趋势,目前电池回收再利用,一般是将废电池砸碎或磨碎后,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进行有用物质回收,较为粗暴,没有对废电池内的各组成部分进行分拣,回收再利用的效率以及利用率都较低,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全逆向式低损耗碳酸锂电池回收再生设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现有废电池的回收再利用,没有对废电池内的各组成部分进行分拣,回收再利用的效率以及利用率都较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逆向式低损耗碳酸锂电池回收再生设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逆向式低损耗碳酸锂电池回收再生设备,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有送料装置、壳分离装置、芯分离装置,送料装置用于牵引锂电池在壳分离装置与芯分离装置之间进行移动,壳分离装置用于对锂电池进行剥壳处理,芯分离装置用于对锂电池的电芯进行拉平输出。
进一步的,所述壳分离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顶架,顶架上安装有夹持机构、切割机构、剥壳机构,夹持机构用于接收并夹持锂电池,切割机构用于对锂电池的电池外壳封闭端以及电池外壳外圆面进行切割,剥壳机构用于对切割后的电池外壳进行剥壳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芯分离装置包括引导架以及安装在引导架上的芯分离机构,芯分离机构用于将锂电池的电芯由螺旋缠绕拉平为平面结构,引导架用于分别引导拉平后的锂电池电芯、锂电池正极端、拉平过程中产生的碎屑向外排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1、本方案通过壳分离装置与芯分离装置的配合,完成对废弃锂电池的电池外壳、正极端、电芯的分类拆解,整个过程全自动化,拆解后的锂电池各组成部分回收再利用的效率以及利用率都能够得到明显提升;
2、本方案将电池外壳一分两半,没有对电池外壳产生较大的破坏,电池外壳的回收再利用更加方便;
3、本方案通过芯分离装置将电芯由螺旋缠绕拉平为平面结构,该过程中,正极端会与电芯脱离粘贴并且产生碎屑,拉平后的电芯、正极端、碎屑分别被芯分离装置引导排出,碎屑不会混杂在电芯或正极端中而影响电芯或正极端的回收再利用,不会暴露污染外界环境;
4、本方案中,分类拆解后的电池外壳、正极端、电芯均被有序引导输出,没有混杂其它物质,无需进行过滤,回收再利用的过程不受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佰泽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佰泽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80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