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式沉积物取样管连接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47893.0 | 申请日: | 202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7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栾振东;张鑫;卢新亮;张建兴;连超;宋永东;王永革;刘玉斌;杜梦迪;杜增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成都泰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G01N1/10;F16B7/18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成杰 |
地址: | 26607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沉积物 取样 连接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沉积物取样管领域,公开了一种立式沉积物取样管连接结构。本发明通过在连接部的相邻两根取样管外管各自的连接端分别设置第二接头、第一接头,相邻取样管外管之间或者取样管外管与取样刀头组件之间,第二接头套接在第一接头上,并通过螺钉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方便拆卸,提高了在对取样管外管进行拆卸或连接时的操作便利性、安全性,减少了取样管传统连接方式带来的不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沉积物取样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式沉积物取样管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沉积物取样管采用螺纹连接的连接方式,在此种方式下,对取样管进行拆除时需要采用专用扳手,在晃动的科考船或钻探船上操作困难。加之在实际使用中,因为取样管连接螺纹变形或卡入泥沙或锈蚀,取样管的连接和拆卸十分困难,经常出现拆卸不了只能锯开破坏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快速拆卸和连接且连接可靠的立式沉积物取样管连接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立式沉积物取样管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取样管外管,各取样管外管依次连接;连接部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一根取样管外管的连接端设置有第二接头,另一根取样管外管的连接端设置有第一接头,所述第二接头内径大小与所述第一接头外径大小相适应;所述第一接头上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接头上设有与第一螺纹孔相适应的第二螺纹孔;相邻两个取样管外管间的第二接头套设在第一接头上,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第一接头螺钉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接头中部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第二接头顶端设置有与定位凸起相适应的定位缺口,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定位缺口卡接配合。
进一步的是:所述定位凸起均匀间隔设置在第一接头外圆周面,且设置数量为四个。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接头底端设置有第一锥形面,所述第二接头内侧壁设置有与第一锥形面相适应的第二锥形面,第一锥形面与第二锥形面贴合。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锥形面与所述第二锥形面贴合处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是:在连接部的相邻两根取样管外管,一根取样管外管插入第二接头并与其焊接固定,另一根取样管外管插入第一接头并与其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用于取样的取样刀头组件,所述取样刀头组件顶部设置有第二接头,所述取样刀头组件第二接头与取样管外管第一接头套接并螺钉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连接部的相邻两根取样管外管各自的连接端分别设置第二接头、第一接头,相邻取样管外管之间或者取样管外管与取样刀头组件之间,第二接头套接在第一接头上,并通过螺钉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方便拆卸,提高了在对取样管外管进行拆卸或连接时的操作便利性、安全性,减少了传统连接方式带来的不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第二接头及第一接头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第二接头与第一接头的配合结构剖面图;
图中标记为:取样管外管1、第一接头2、第一螺纹孔21、定位凸起22、第二接头3、第二螺纹孔31、定位缺口32、取样刀头组件4、密封圈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成都泰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成都泰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78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沥青防水卷材生产用防粘辊压方法
- 下一篇:一种拉线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