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重型H型钢结晶器的校弧装置及校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46825.2 | 申请日: | 202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784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杨钧;张龙;王硕煜;叶文虎;丁贵军;杭志明;甘为民;熊道毅;张鹏飞;高芳斌;朱星尧;卢璐;朱卫群;刘香年;黄衍;杨军;周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马钢表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57 | 分类号: | B22D11/057;B22D2/00 |
代理公司: | 合肥昊晟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3 | 代理人: | 王瑞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重型 型钢 结晶器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用于重型H型钢结晶器的校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检测板、第二检测板和加强筋柱,所述第一检测板、所述第二检测板平行设置,若干所述加强筋柱设置在所述第一检测板和所述第二检测板之间,且所述第一检测板和所述第二检测板通过所述加强筋柱固定连接;
所述重型H型钢结晶器包括贯通设置的型腔,所述型腔包括腹板内弧段、腹板外弧段、翼缘内弧段、翼缘外弧段、翼缘边缘段,所述腹板内弧段和所述腹板外弧段形成腹板腔,所述翼缘内弧段、所述翼缘外弧段、所述翼缘边缘段形成翼缘腔,所述翼缘内弧段的端部和所述腹板内弧段的端部连接,所述翼缘外弧段的端部和所述腹板外弧段的端部连接,所述翼缘边缘段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翼缘内弧段和所述翼缘外弧段,两所述翼缘腔对称设置在所述腹板腔两端从而形成横截面为H型的所述型腔;
所述第一检测板和所述第二检测板均包括上检测端面、下检测端面、外检测端面和内连接面,所述加强筋柱的端部和所述内连接面连接,所述上检测端面设置和所述下检测端面均设置为圆弧面,且所述第一检测板和所述第二检测板的所述上检测端面圆弧半径相同,所述第一检测板和所述第二检测板的所述下检测端面圆弧半径相同,所述第一检测板和所述第二检测板的所述外检测端面设置为倾斜面;
所述上检测端面的圆弧半径和所述腹板外弧段或翼缘外弧段的圆弧半径相同,所述下检测端面的圆弧半径和所述腹板内弧段或所述翼缘内弧段的圆弧半径相同,所述第一检测板和所述第二检测板的所述外检测端面分别与两所述翼缘边缘段的倾斜角度相同;
所述型腔内部沿所述型腔的延伸方向排列设置有多个等宽设置的倒锥度段,各所述倒锥度段上均包括设置在所述腹板内弧段上的腹板内弧锥度段、设置在所述腹板外弧段上的腹板外弧锥度段、设置在所述翼缘内弧段上的翼缘内弧锥度段、设置在所述翼缘外弧段上的翼缘外弧锥度段、设置在所述翼缘边缘段上的翼缘边缘锥度段,所述腹板内弧锥度段、所述腹板外弧锥度段、所述翼缘内弧锥度段、所述翼缘外弧锥度段、所述翼缘边缘锥度段均设置为平面,通过设置连续连接的不同倾斜度的倒锥度段以在所述腹板内弧段、所述腹板外弧段、所述翼缘内弧段、所述翼缘外弧段上形成类圆弧状的弧形端面,所述翼缘边缘段上形成倾斜平端面;
各所述倒锥度段的宽度均设置为100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重型H型钢结晶器的校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型腔的上型腔口位置处沿所述型腔的延伸方向设置有曲线延长段,所述曲线延长段的横截面为与所述型腔横截面相对应的H型,且所述曲线延长段上设置有腹板内弧检测段、腹板外弧检测段、翼缘内弧检测段、翼缘外弧检测段、翼缘边缘检测段,所述腹板内弧检测段为所述腹板内弧段延伸形成,且所述腹板内弧检测段的圆弧半径与所述腹板内弧段的圆弧半径相同,相对应的,所述腹板外弧检测段为所述腹板外弧段延伸形成,且所述腹板外弧检测段的圆弧半径与所述腹板外弧段的圆弧半径相同;所述翼缘内弧检测段为所述翼缘内弧段延伸形成,且所述翼缘内弧检测段的圆弧半径与所述翼缘内弧段的圆弧半径相同;所述翼缘外弧检测段为所述翼缘外弧段延伸形成,且所述翼缘外弧检测段的圆弧半径与所述翼缘外弧段的圆弧半径相同;所述翼缘边缘检测段为所述翼缘边缘段延伸形成,且所述翼缘边缘检测段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翼缘边缘段的倾斜角度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重型H型钢结晶器的校弧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型腔口下方设置有足辊,所述足辊包括对应所述翼缘外弧段的外弧侧翼缘足辊、对应所述腹板外弧段的外弧侧腹板足辊、对应所述腹板内弧段的内弧侧腹板足辊、对应所述翼缘内弧段的内弧侧翼缘足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重型H型钢结晶器的校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板和所述第二检测板均包括上检测段、中减重段和下检测段,所述上检测段通过所述中减重段和所述下检测段连接,所述上检测段对应所述曲线延长段设置,所述下检测段靠近所述中减重段的一端对应所述下型腔口设置,所述下检测段远离所述中减重段的一端对应所述足辊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重型H型钢结晶器的校弧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对所述第一检测板和所述第二检测板进行减薄处理从而形成所述中减重段。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用于重型H型钢结晶器的校弧装置的校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钢水在结晶器内的收缩情况,从而进一步计算下型腔口和上型腔口的容差,再根据容差至选择对应塞尺,在校弧时将不同厚度的塞尺垫入指定的位置,然后调整足辊的高度值,确保足辊与所述校弧装置间留有≤0.02mm的缝隙后所述足辊转动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马钢表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马钢表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682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