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熔丝单元阵列的版图布局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46221.8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7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张黎;晏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力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92 | 分类号: | G06F30/39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顾浩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熔丝 单元 阵列 版图 布局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熔丝单元阵列的版图布局方法,包含:电熔丝单元对结构,其包含,二个电熔丝单元;第一电熔丝单元中包含第一晶体管和第一电熔丝单元;第二电熔丝单元中包含第二晶体管和第二电熔丝单元;第一电熔丝单元跨接在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上;第二电熔丝单元跨接在第二晶体管和第一晶体管上。据此,本发明能够达到的技术效果在于,能够在各项性能不变的情况下比现有技术的版图面积减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版图技术,特别涉及电熔丝单元阵列的版图布局方法。
背景技术
电熔丝(eFuse)基于电迁移(EM)原理,通过熔断熔丝的原理,实现具备高可靠性的片上编程功能。随着市场对芯片面积的要求越来越高,电熔丝(eFuse)作为芯片内部用于参数设置的专用模块(IP),整体面积已经成为主要设计指标之一。而在电熔丝(eFuse)模块内部,由电熔丝(eFuse)单元构成的阵列占据整个模块面积的一半以上,因此减小电熔丝(eFuse)单元阵列面积是提高电熔丝(eFuse)模块竞争力的的主要手段之一。
在电熔丝(eFuse)版图设计时,电熔丝(eFuse)单元组成的阵列占整体面积的一半以上。电熔丝(eFuse)单元由熔丝和选择管构成。常规设计中,阵列面积是由独立电熔丝(eFuse)单元面积拼接而成,也就是单个电熔丝(eFuse)单元面积与单元数的乘积。
参阅图1A所示,现有技术的电熔丝的存储区域是由电熔丝单元阵列构成,如图1所示,其中,阵列中的存储单元既有以独立电熔丝单元的组合形式出现,这种布置方式是为了方便版图设计以及不同容量的组合。
参阅图1B所示,现有技术的一种电熔丝布局的版图中,存在一个电熔丝单元01。电熔丝阵列的总面积=单个电熔丝单元版图面积X行数X列数。参阅1C所示,采用由2个独立的电熔丝单元01直接拼接而来的单元对为基本单位形式,可以共用和节省外围的走线。图1D展示了图1C中的两个独立的电熔丝单元01的其中一个电熔丝、晶体管通路示意图,为图1B中实线框中的展示,采用带箭头的线表示了通路的情况。参阅图1E所示,以28nm工艺平台的电熔丝单元为例,其NMOS管与电熔丝面积为14.4μm2,两个单元组合面积是28.8μm2。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于:从版图面积和效率上,上述两种方式并不是最优化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进一步减小版图面积,提高版图面积利用效率。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熔丝单元阵列的版图布局方法,其目的在于改进电熔丝单元阵列的版图方法,减小电熔丝模块的面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熔丝单元阵列的版图布局方法,包含:电熔丝单元对结构,其包含,二个电熔丝晶体管单元;
第一电熔丝晶体管单元包含:第一晶体管和第一电熔丝单元;
第二电熔丝晶体管单元包含:第二晶体管和第二电熔丝单元;
第一电熔丝单元跨接在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上;
第二电熔丝单元跨接在第二晶体管和第一晶体管上。
优选地,第一电熔丝单元包含第一阳极垫、第一熔丝、第一阴极垫,第一熔丝两端连接第一阳极垫和第一阴极垫;
第二电熔丝单元包含第二阳极垫、第二熔丝、第二阴极垫,第二熔丝两端连接第二阳极垫和第二阴极垫;
第一阳极垫-第一熔丝-第一阴极垫平行于第二阴极垫-第二熔丝-第二阳极垫沿第一方向布置,
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第一阳极垫对准第二阴极垫,第一阴极垫对准第二阳极垫。
优选地,第一阳极垫位于第二晶体管处,第一阴极垫位于第一晶体管处;
第二阳极垫位于第一晶体管处,第二阴极垫位于第二晶体管处;
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交叉对称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力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力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62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