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光伏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43274.4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701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战美秋;徐帅;孟凡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S20/30 | 分类号: | H02S2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专赢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97 | 代理人: | 李道志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支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光伏支架,该光伏支架包括多个光伏组件承托安装部;每个光伏组件承托安装部边侧部均设置有支座组件,支座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件、至少一个紧固支臂组件、固定柱、凸起导引组件和拨动组件,所述紧固支臂组件一端通过中间转动连接座与光伏组件承托安装部的边侧部相连接,紧固支臂组件另一端延伸至固定柱侧部;所述凸起导引组件设在固定柱侧部,紧固支臂组件插套在凸起导引组件外部并且凸起导引组件能够与紧固支臂组件卡紧固定,所述拨动组件另一端能够与第一连接部件侧壁紧固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拆卸装配,并能够适应性调节光伏组件倾斜角度,并在调节后保持稳固状态以及整个机构的连接稳固性;适应性较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装配式光伏支架。
背景技术
能源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使用也因此愈发重要,而太阳能则是清洁能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光伏板的使用频率越来越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能源和环境的压力,无论是个人用电,还是工业用电,亦或是城市用电,光伏板都是非常实用的。
光伏支架作为光伏产业的基础建设被广泛使用,传统的光伏支架架设的太阳能电池板都是整块安装的。整体安装的光伏支架安装及运输需要采用较大的设备进行吊起运送至安装位置,操作较为麻烦,而且光伏组件在整块安装的光伏支架上不易进行倾角调节,影响其太阳能发电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光伏支架,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光伏支架,包括多个线性排列分布的光伏组件承托安装部,相邻的两个光伏组件承托安装部之间紧固连接在一起;每个光伏组件承托安装部边侧部均设置有支座组件,支座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件、至少一个紧固支臂组件、固定柱、凸起导引组件和拨动组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一端与光伏组件承托安装部通过中间转动连接座相连接,第一连接部件另一端与固定柱端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紧固支臂组件一端通过中间转动连接座与光伏组件承托安装部的边侧部相连接,紧固支臂组件另一端延伸至固定柱侧部;所述中间转动连接座的两个连接部能够相互转动;固定柱与外部固定体相连接并用于承托整个光伏支架;所述凸起导引组件设在固定柱侧部,紧固支臂组件插套在凸起导引组件外部并且凸起导引组件能够与紧固支臂组件卡紧固定;所述拨动组件一端设在凸起导引组件内并能够转动,拨动组件的端部转动能够驱使凸起导引组件卡紧固定紧固支臂组件,所述拨动组件另一端能够与第一连接部件侧壁紧固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以下可选技术方案: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紧固支臂组件包括支臂和U型框体;所述支臂一端与中间转动连接座可拆卸相连接,所述U型框体设在支臂远离光伏组件承托安装部的端部,U型框体卡套在凸起导引组件外侧并能够与之卡紧固定;在光伏组件承托安装部倾斜角度调节时,支臂随之旋转并且U型框体在凸起导引组件上移动。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凸起导引组件包括中空导引柱、至少一个通槽和扣紧部,所述中空导引柱固定在固定柱侧壁上且紧固支臂组件端部径向插套并穿过中空导引柱,所述拨动组件一端转动延伸至中空导引柱内部;通槽开设在中空导引柱侧壁;所述扣紧部设在通槽内部且一端与通槽侧部连接为一体,扣紧部另一端向中空导引柱内部延伸并抵持在拨动组件侧部;所述紧固支臂组件还包括多个止回孔,所述止回孔设在U型框体侧壁上,所述扣紧部具有挠度并能够由通槽翻折至中空导引柱外侧,扣紧部翻折至中空导引柱外侧时扣合于其中一个止回孔内部。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扣紧部朝向中空导引柱外部的侧壁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能够在扣紧部向中空导引柱外侧翻折时配合插接至止回孔内部。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拨动组件包括转动杆轴、拨杆件和凸轮,所述拨杆件转动设在中空导引柱内部且端部延伸至中空导引柱外部,转动杆轴设在拨杆件延伸至中空导引柱外侧的端部,转动杆轴远离凸起导引组件的端部能够与第一连接部件侧壁紧固连接;凸轮设在拨杆件伸入中空导引柱内的端部并在转动时抵持扣紧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建筑大学,未经吉林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32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