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人参皂苷Rg1和岩藻多糖的组合物在制备降低高迁移率族蛋白B1表达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441853.5 申请日: 2020-12-11
公开(公告)号: CN114159460B 公开(公告)日: 2023-07-14
发明(设计)人: 刘文涛;陈琪;李岩;姜春懿;胡亮;吴雪丰;王玉;林彤彤;贾茹梦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医科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1/715 分类号: A61K31/715;A61P43/00;A61P25/02;A61K31/704
代理公司: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代理人: 张梦泽
地址: 210029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包括 人参 皂苷 rg1 多糖 组合 制备 降低 迁移率 蛋白 b1 表达 药物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化疗诱发的外周神经病变的组合物及其应用,属于医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化疗诱发的外周神经病变的组合物,包括人参皂苷Rg1和岩藻多糖。本发明的组合物可显著抑制TNF‑α、IL‑1β和IL‑6等促炎因子的表达,从而对外周神经产生抗炎促修复,增强抵抗力的作用;另外,本发明的组合物还可以显著改善微循环障碍,上调SR‑A表达,进而增强巨噬细胞对HMGB1的吞噬与清除的能力,抑制TF的过表达,多靶点多机制缓解化疗药物引发的微循环障碍与神经疼痛,从根本上抑制CIPN的发展,从而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目的,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20年12月11日、申请号为202011457399.8、发明名称为《一种用于治疗化疗诱发的外周神经病变的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化疗诱发的外周神经病变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肿瘤是一个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它的治疗是非常困难的。虽然有一些靶向性药物的治疗,但是化疗仍然是治疗恶性肿瘤最常用的手段之一。令人遗憾的是,化疗往往会带来严重的副作用,比如疼痛、呕吐、头晕和脱发。尤其是疼痛,会让病人变得更加焦虑甚至抑郁,这会严重影响病人的精神状态,最终妨碍肿瘤的治疗。在肿瘤的副作用中,化疗导致的外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是一种令人非常痛苦的反应,主要表现为感觉异常,尤其是产生冷触觉超敏和机械学超敏这类疼痛,并且这种疼痛的感觉有时候十分强烈以至于化疗病人不得不降低化疗药物的剂量来缓解疼痛,严重妨碍了化疗的治疗效果。有报道称,大约有30%~40%的病人会出现CIPN,因此探讨CIPN的相关机制及治疗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社会意义。

现有的研究治疗CIPN的药物主要是对针神经保护和缓解疼痛症状,“治标不治本”,如神经保护性药物有谷胱甘肽、钙和镁、维生素B、维生素E、乙酰左旋肉碱等,可减轻神经损伤,改善感觉异常的症状;神经性疼痛对症治疗药物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物、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抗癫痫药物等,长期使用此类药物会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如恶心、口干、便秘,心血管不良反应(如体位性低血压),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如失眠、焦虑、头痛)等。根据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最新指南(ASCO2020),由于缺乏高质量的、一致性证据,不推荐使用任何药物用于化疗引起的外周神经病变的预防,对于因CIPN导致疼痛的患者,临床医生可使用度洛西汀治疗,其推荐证据质量为中等,推荐强度为中等。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有效的方法来防止CIPN,降低化疗药物使用剂量、终止化疗药物的使用仍是目前治疗CIPN的主要方法。由于CIPN的机制复杂以及现存治疗药物的局限性,寻找新的治疗药物成为了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化疗诱发的外周神经病变的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的组合物治疗CIPN的效果良好,且组合物的成分为天然成分,安全无毒副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化疗诱发的外周神经病变的组合物,包括人参皂苷Rg1和岩藻多糖。

优选的,所述人参皂苷Rg1和岩藻多糖的质量比为1:1~1:5。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化疗诱发的外周神经病变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组合物在制备改善微循环障碍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组合物在制备降低组织因子的表达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组合物在制备抑制化疗诱发的外周神经病变的坐骨神经炎症因子的表达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组合物在制备降低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表达的药物中的应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医科大学,未经南京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18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