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芯与测试线束的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41187.5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21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常英杰;周安健;邓柯军;康大为;黎昶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69 | 分类号: | H01M50/569;H01M50/507;H01M50/244;H01M50/249;H01M50/204;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1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夏洪 |
地址: | 401133 重庆市江***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连接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芯与测试线束的连接装置。其包括底座、侧板、滑板组件和铜排组件,所述侧板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滑板组件安装在所述侧板上,所述滑板组件能沿所述侧板上下滑动并固定,所述铜排组件夹设在所述滑板组件中,所述铜排组件的一端用于与电芯负极上的铝钯连接块相连,另一端用于与测试线束相连,通过所述滑板组件的上下滑动调节所述铜排组件的高度,实现所述铝钯连接块和测试线束的高度调整。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连接装置中,测试线束增重后,会通过线束端子施加扭力在铝钯块上,经过多次拆装连接后,引发的铝钯块扭曲变形甚至折断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池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芯与测试线束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成为必要的核心部件,直接关系着电动汽车的使用及安全性能。因此电动汽车的储能装置“电池包”的性能将决定整车的产品品质。为了提高电池的性能,其中一种方案就是提高电芯能量密度,增大电芯容量。但在电芯产品开发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模拟测试,电芯能量密度的提高会导致电芯测试电流增大,从而不得不增加铝钯连接块的厚度和测试线束的直径。然而,铝钯连接块与测试线束存在高度差,现有的连接方式是将测试线束通过端子直接与铝钯连接块相连,测试线束在重力作用下,通过线束端子施加扭力于电芯铝钯上,多次拆装连接后,铝钯连接块容易被拉伸变形、扭曲,严重时可能折断,进而导致铝钯连接块与电芯极柱接触不良。
CN 209992533 U中公开了一种电芯测试连接装置和定位卡钳。该电芯测试连接装置包括由至少两个导电的连接单体层叠并连接而成的连接主体,连接主体用于弯折成封闭体与电芯及测试设备连接,封闭体包括重叠部和弯折部。该连接装置中连接主体通过重叠增大了厚度,从而降低了接入测试电路的电阻值,提升了电芯测试连接装置的过流能力。并且,连接主体由每一层相对独立的连接单体层叠形成,与同等厚度的单个连接片相比,在进行折弯时更为容易,从而提升了电芯测试连接装置在测试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和便利性。但该连接装置忽略了铝钯连接块与测试线束存在高度差和测试线束增重引发的铝钯块扭曲变形甚至折断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与测试线束的连接装置,以解决现有连接装置中,铝钯块或测试线束增重后,会通过线束端子施加扭力在铝钯块上,经过多次拆装连接后,引发的铝钯块扭曲变形甚至折断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芯与测试线束的连接装置,包括底座、侧板、滑板组件和铜排组件,所述侧板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滑板组件安装在所述侧板上,所述滑板组件能沿所述侧板上下滑动并固定,所述铜排组件夹设在所述滑板组件中,所述铜排组件的一端用于与电芯负极上的铝钯连接块相连,另一端用于与测试线束相连,通过所述滑板组件的上下滑动调节所述铜排组件的高度,实现所述铝钯连接块和测试线束的高度调整。
优选的,所述侧板具有左右两块,它们的下端卡接在所述底座上,两块侧板内侧沿高度方向设有滑轨,所述滑板组件通过两侧对应设置的滑槽与所述滑轨配合安装。
优选的,所述滑板组件包括上滑板和下滑板,所述上滑板和下滑板通过连接件连接紧固,所述铜排组件夹在两者之间。
优选的,所述上滑板和下滑板在夹装铜排组件的相对面上设置有与铜排组件形状相适应的凹槽,以使铜排组件被定位于所述凹槽中。
优选的,所述上滑板和下滑板中间在对应铜排组件的位置设置有散热通孔。
优选的,所述铜排组件包括通过螺栓相互连接的第一铜排和第二铜排,均为L型,两者相互连接的一端至少有一个设有长圆孔,实现两者之间的高度调节。
优选的,所述第一铜排和第二铜排各自的另一端也设置圆孔或长圆孔,分别与电芯负极上的铝钯连接块和测试线束相连。
优选的,所述滑轨和滑槽为梯形构造,所述滑槽的一端与滑轨完全匹配,另一端略大于所述滑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11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咽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结构的制作方法及半导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