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路焊接装置和一种焊接管路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40206.2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74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章朋田;黄宁;魏松;王久立;赵长亮;周朋;郑兴;张铁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3K37/053;B23K10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谨诚君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38 | 代理人: | 延慧;武丽荣 |
地址: | 10008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路 焊接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管路焊接装置,包括:
框架机构(1),所述框架机构(1)包括:
支撑组件(11),所述支撑组件(11)包括对称设置的左侧柱(111)和右侧柱(112);
转接组件(12),所述转接组件(12)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11)的左侧柱(111)和右侧柱(112),与所述旋转组件(13)可转动地连接;
旋转组件(13),所述旋转组件(13)包括至少两个转柱(131);和夹持机构(2),
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13)还包括横梁(132),所述横梁(132)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旋转组件(13)的转柱(131)上;所述夹持机构(2)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横梁(13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包括:
直管夹持组件(21),所述直管夹持组件(21)包括:
第一压块(211),具有与需要夹持的所述直管体形状相配合的第一缺口部;和
第二压块(212),具有与需要夹持的直管体形状相配合的,与所述第一缺口部相配合地设置的第二缺口部,其中,所述第一压块(211)通过上连接螺栓(213)、上背紧螺母(214)与所述第二压块(212)可拆卸地连接;
弯管夹持组件(22),所述弯管夹持组件(22)包括:
第三压块(221),具有与需要夹持的弯管体形状相配合的第三缺口部;
第四压块(222),具有与需要夹持的弯管体形状相配合的,与所述第三缺口部相配合地设置的第四缺口部;和
第一T型槽螺栓(27),所述第一T型槽螺栓(27)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三压块(221)或所述第四压块(222);
所述第三压块(221)通过下连接螺栓(223)、下背紧螺母(224)与所述第四压块(222)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直管夹持组件(21)的所述第一压块(211)和所述弯管夹持组件(22)的所述第三压块(221)通过左连接螺栓(23)与左连接螺母(24)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直管夹持组件(21)的所述第二压块(212)和所述弯管夹持组件(22)的所述第四压块(222)通过右连接螺栓(25)与右连接螺母(26)可拆卸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路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梁滑动机构(3),所述横梁滑动机构(3)包括:
连接件(31),所述连接件(31)为直角型结构,一边侧壁通过至少一组第二T型槽螺栓(32)和第二背紧螺母(33)与所述旋转组件(13)的所述转柱(131)可滑动地连接,另一边侧壁通过至少一个第三T型槽螺栓(34)和第三背紧螺母(35)与所述横梁(132)可滑动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路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左侧柱(111)与所述右侧柱(112)的靠近所述横梁(132)的侧面上设置于所述第二T型槽螺栓(32)相配合的第二T型槽;
在所述横梁(132)的靠近所述连接件(31)的另一边侧面上设置于所述第三T型槽螺栓(34)相配合的第三T型槽;
在所述横梁(132)的靠近所述夹持机构(2)的侧面上设置于所述第一T型槽螺栓(27)相配合的第一T型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路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组件(12)包括销轴(121)和螺母,所述销轴(121)一端表面设置有螺纹,另一端具有限位圆柱部,所述限位圆柱部的直径大于销轴(121)直径,其中,所述销轴(121)与所述支撑组件(11)的左侧柱(111)和右侧柱(112)的上部固定连接,与所述旋转组件(13)的所述转柱(131)可转动地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路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旋转组件(13)周向位置的限位轴(4),当旋转组件(13)旋转到所述转柱(131)与所述左侧柱(111)和所述右侧柱(112)处在同一平面时,将所述限位轴(4)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转柱(131)与所述左侧柱(111)或所述转柱(131)与所述右侧柱(1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020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