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用柴油机控制空气管路的布局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39405.1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56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陆龙;符博峰;杨奋强;张成;赵战航;陈平;郭璐明;韦燕霞;郭怀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柴油机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 | 分类号: | F02M35/10 |
代理公司: | 陕西科亿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88 | 代理人: | 宋秀珍 |
地址: | 7131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机 控制 空气 管路 布局 方法 | ||
1.船用柴油机控制空气管路的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现场空气分配器(1)、连接块(2)和缸接口板(3)上各缸接口的空间位置和尺寸关系,建立空气分配器(1)、连接块(2)和缸接口板(3)的三维模型;
2)、采用设有九个接口的空气分配器(1),其中,空气分配器(1)中部的接口为进气管接口,所述空气分配器(1)上、下、左、右四个面上均设有与进气管接口连通且管口尺寸一致的接口,其中,八个接口分别为一号接口(21)、二号接口(22)、三号接口(23)、四号接口(24)、五号接口(25)、六号接口(26)、七号接口(27)和八号接口(28);根据空气分配器(1)与连接块(2)的位置关系,对八个接口在空气分配器(1)上、下、左、右四个面上的位置进行分配,所述空气分配器(1)上端壁面上的接口由左向右为四号接口(24)和七号接口(27),所述空气分配器(1)左侧壁面上的接口由上至下为一号接口(21)和三号接口(23),所述空气分配器(1)下端壁面上的接口由左向右为二号接口(22)和五号接口(25),所述空气分配器(1)右端壁面上的接口由上至下为六号接口(26)和八号接口(28);
3)、根据三维模型中空气分配器(1)与连接块(2)的空间尺寸关系,采用阶梯折弯法对与空气分配器(1)上、下、左、右四个面上的接口进行连接的八根分配管进行折弯,八根所述分配管包括一号分配管(4)、二号分配管(5)、三号分配管(6)、四号分配管(7)、五号分配管(8)、六号分配管(9)、七号分配管(10)和八号分配管(11);其中,七号分配管(10)、三号分配管(6)、五号分配管(8)和八号分配管(11)分别与七号接口(27)、三号接口(23)、五号接口(25)和八号接口(28)连接处的第一直线段长度相同,四号分配管(7)、一号分配管(4)、二号分配管(5)和六号分配管(9)分别与四号接口(24)、一号接口(21)、二号接口(22)和六号接口(26)连接处的第一直线段长度相同,且四号分配管(7)、一号分配管(4)、二号分配管(5)和六号分配管(9)的第一直线段长度大于七号分配管(10)、三号分配管(6)、五号分配管(8)和八号分配管(11)的第一直线段长度;
4)、八根分配管均沿着第一直线段向连接块(2)的方向折弯后在空气分配器(1)外周形成四方环形结构,且四号分配管(7)、一号分配管(4)、二号分配管(5)和六号分配管(9)分别位于七号分配管(10)、三号分配管(6)、五号分配管(8)和八号分配管(11)的前侧,并在连接块(2)与空气分配器(1)同侧的外部形成前排为从左向右依次为四号分配管(7)、一号分配管(4)、二号分配管(5)和六号分配管(9)和后排为从左向右依次为七号分配管(10)、三号分配管(6)、五号分配管(8)和八号分配管(11)的两排管路,按照阶梯折弯的方法对八根分配管再次进行折弯,使得前排和后排的分配管折弯后在相邻的两个分配管之间预留出至少一个管直径的距离,从而使前排和后排的分配管依次间隔交替分布后与连接块(2)左侧对应的左连接口接通,即八根分配管在连接块(2)上由下至上的连接顺序依次为一号分配管(4)、三号分配管(6)、二号分配管(5)、五号分配管(8)、六号分配管(9)、八号分配管(11)、四号分配管(7)和七号分配管(10);
5)、在所述连接块(2)的右侧壁上由下至上依次制有分别与一号分配管(4)、三号分配管(6)、二号分配管(5)、五号分配管(8)、六号分配管(9)、八号分配管(11)、四号分配管(7)和七号分配管(10)连接的左连接口连通的八个右连接口,将八根位于连接块(2)右侧的缸管按照左右两排每排四根的分布方式进行布置,其中,八根缸管包括一号缸管(12)、二号缸管(13)、三号缸管(14)、四号缸管(15)、五号缸管(16)、六号缸管(17)、七号缸管(18)和八号缸管(19),所述一号缸管(12)、二号缸管(13)、四号缸管(15)和七号缸管(18)依次由前向后分布后为右排,所述三号缸管(14)、五号缸管(16)、六号缸管(17)和八号缸管(19)依次由前向后分布为左排,所述一号缸管(12)、三号缸管(14)、二号缸管(13)、五号缸管(16)、六号缸管(17)、八号缸管(19)、四号缸管(15)和七号缸管(18)的下端折弯后呈直线段的端部由下至上分布后依次分别与连接块(2)右侧壁上的八个右连接口对应连接,从而通过连接块(2)由下至上实现一号分配管(4)与一号缸管(12)、三号分配管(6)与三号缸管(14)、二号分配管(5)与二号缸管(13)、五号分配管(8)与五号缸管(16)、六号分配管(9)与六号缸管(17)、八号分配管(11)与八号缸管(19)、四号分配管(7)与四号缸管(15)、七号分配管(10)与七号缸管(18)一一对应并连通;
6)根据三维模型中连接块(2)与缸接口板(3)在空间上的位置和尺寸关系,使竖直段左右分布的两排缸管沿Z轴向上延伸至隔热罩底板(20)前端底部位置,经第一次直角折弯后使得两排缸管沿Y轴延伸至隔热罩底板(20)宽度中部位置处,此时,右排缸管在上而左排缸管在下,再经第二次折弯转向后使两排缸管沿与隔热罩底板(20)长度方向平行的X轴向隔热罩底板(20)后端延伸,在向隔热罩底板(20)后端延伸的过程中再对两排缸管进行两次折弯,使其从隔热罩底板(20)前端至后端依次实现八号缸管(19)、七号缸管(18)、六号缸管(17)、五号缸管(16)、四号缸管(15)、三号缸管(14)、二号缸管(13)、一号缸管(12)引出后与缸接口板(3)上对应的缸接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柴油机重工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柴油机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3940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包冲击测试系统
- 下一篇:外墙喷涂装置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