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塞棒升降机自动找正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35397.3 | 申请日: | 2021-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2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 发明(设计)人: | 修昌珉 | 申请(专利权)人: | 修昌珉 |
| 主分类号: | B22D41/20 | 分类号: | B22D41/20 |
| 代理公司: | 山东智达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03 | 代理人: | 张方昆 |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历***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机 自动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塞棒升降机自动找正机构,涉及塞棒技术领域,包括塞棒本体,还包括安装组件和调整组件,塞棒本体设置在横臂前端,调整组件设置在横臂上,安装组件包括半球座、半球轴和压盖,半球座内部设置有半球形凹槽,半球轴下端为半球形,半球轴上端向上穿过压盖与调整组件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安装组件和调整组件保证塞棒本体的中心始终保持与水口的中心重合,使得钢水的流动对塞棒本体的冲刷侵蚀保持均匀性一致,防止因塞棒偏移造成侵蚀不均,影响塞棒的密封效果及使用寿命,可通过调整组件远程对塞棒本体进行随时找正调整,调整便捷,安全性高,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塞棒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塞棒升降机自动找正机构。
背景技术
塞棒安装在中间包内,用于堵塞中间包下部的水口,控制中间包内钢水的流出速度,现有的塞棒通常安装在升降机上,由升降机带动塞棒上下移动改变中间包下部水口的开口度,从而改变钢水的流量,塞棒安装时,将塞棒插入中间包底部的水口内,使塞棒中心与水口中心保持重合,当中间包进行烤包操作时,升降机的横臂受热膨胀,或当钢水倒入中间包后,由于钢水和塞棒比重的差别,钢水对塞棒产生浮力,以上情况都会使塞棒的位置发生偏移,塞棒偏移会产生以下后果:1.使得塞棒中心和水口中心不重合,当钢水流动时,由于塞棒中心和水口中心的位置偏差,会造成钢水对塞棒冲刷不均匀,造成塞棒表面局部位置侵蚀严重,形成大小不一的凹陷形状,使得塞棒与水口配合变差,导致塞棒控流不稳定甚至失去控流作用,降低了塞棒的使用寿命,影响生产效率;2.位置偏移使得塞棒在使用时产生应力,由于中间包钢水渣线对塞棒的侵蚀造成塞棒变细,塞棒在应力作用下容易造成断棒事故发生,造成安全事故,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塞棒升降机自动找正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塞棒升降机自动找正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塞棒升降机自动找正机构,包括塞棒本体,还包括安装组件和调整组件,塞棒本体通过安装组件可调整设置在横臂前端,调整组件设置在横臂上,用于对塞棒本体进行找正调整,安装组件包括半球座、半球轴和压盖,半球座设置在横臂前端,半球座内部设置有半球形凹槽,压盖可拆卸设置在横臂的上表面,半球轴下端为与半球形凹槽相配合的半球形,且可在半球形凹槽内转动,半球轴上端向上穿过压盖与调整组件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安装组件可实现塞棒本体紧固在横臂上,通过半球形的半球轴与半球座的凹槽的配合,塞棒本体能够跟半球轴一体转动,使得塞棒本体能够在自身重量作用下保持与水口的中心重合,当因烤包造成升降机横臂热膨胀或因钢水浮力造成塞棒本体位置发生偏移后,可随时通过调整组件对塞棒本体的位置进行远程调整,消除塞棒偏移产生的应力,并对塞棒位置进行找正,确保塞棒本体中心与水口中心位置保持重合,确保钢水对塞棒本体冲刷均匀,侵蚀程度保持一致,保持塞棒本体的控流效果,提高塞棒本体的使用寿命,避免钢水泄露事故,保证作业的安全性,调整组件调整及时、便捷。
优选的,调整组件包括电缸、推拉杆和摇杆,电缸的固定端铰接在横臂后端,电缸的伸出端与推拉杆一端连接,半球轴的上端设置有外螺纹,摇杆一端设置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摇杆另一端设置有槽形的调整孔,推拉杆另一端活动连接在调整孔内,利用电缸带动推拉杆驱动摇杆转动,通过摇杆和半球轴之间的螺纹连接,带动半球轴涨紧在半球座的半球形凹槽内,实现塞棒本体的紧固,当塞棒本体位置发生偏移时,可控制电缸随时对塞棒本体进行调整,防止塞棒本体因长期处于变形状态造成塞棒本体的损坏,延长塞棒本体的使用周期,使用安全性高,摇杆上设置的槽形调整孔,用来改变推拉杆发力时的力臂大小,用于克服半球轴放松时的静摩擦,避免因摩擦力大造成电缸不能将摇杆从半球轴上放松的情况出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修昌珉,未经修昌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353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