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纤维工业滤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32353.5 | 申请日: | 202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4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赵亚茹;房宽峻;陈巧兰;申春苗;李田田;贺佩芝;范全城;侯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黄河三角洲纺织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728 | 分类号: | D04H1/728;D04H1/4382;B01D39/16;B01D3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8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25662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纤维 工业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纳米纤维工业滤材,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不同效率等级的纳米纤维复合单元,所述多个纳米纤维复合单元按照效率等级呈递增顺序依次复合;所述纳米纤维复合单元包括相互复合的接收基材和保护基材,所述接收基材外包裹有纳米纤维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纤维工业滤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基材包括骨架无纺布、纺粘无纺布、浸渍无纺布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接收基材的材质为PP或PET,克重为20-60g/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纤维工业滤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基材包括纺粘无纺布、浸渍无纺布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保护基材的材质为PP或PET,克重为7-20g/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纤维工业滤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膜采用无针式静电纺丝方法生产,由4-8组喷丝电极进行纺丝,每组纺丝电极所生产的纳米纤维粗细不同,不同粗细的纳米纤维间隔配置,形成良好的空间立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米纤维工业滤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粗细的纳米纤维中,粗纳米纤维的直径为800-900nm,细纳米纤维的直径为200-300n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纤维工业滤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粗细的纳米纤维间隔配置是指:所述粗纳米纤维与细纳米纤维按照1:1~4的比例间隔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纳米纤维工业滤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的粗细,通过控制纺丝溶液的浓度、电压、接收距离来进行调控。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纳米纤维工业滤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滤材包括四个不同效率等级的纳米纤维复合单元。
9.一种纳米纤维工业滤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纳米纤维复合单元的制备:在连续化纳米纤维纺丝设备上进行纳米纤维的连续生产,接收基材通过纺丝区域时,纳米纤维沉积在接收基材上形成纳米纤维膜,包裹有纳米纤维膜的接收基材出纺丝区域后与保护基材复合,即得到所述纳米纤维复合单元;
(2)不同效率等级的纳米纤维膜复合单元的制备:利用步骤(1)所述的方法,通过调整纺丝参数、溶液参数、不同粗细纤维配置方式,生产出不同效率等级的纳米纤维膜,从而制备出不同效率等级的纳米纤维膜复合单元;
(3)工业滤材的制备:将步骤(2)所得的不同效率等级的纳米纤维复合单元按照效率呈递增顺序组合,再使用超声复合设备进行粘合,即可得到所述工业滤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纳米纤维工业滤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超声复合设备的超声焊点的面积占总面积的1%-2%,超声设备的压花辊的花纹形状为菱形或方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黄河三角洲纺织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黄河三角洲纺织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3235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