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滨海盐碱地田菁-小麦高效轮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30486.9 | 申请日: | 202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5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光美;于春晓;张海波;刘晓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20 | 分类号: | A01G22/20;A01G22/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潘剑敏 |
地址: | 264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滨海 盐碱地 小麦 高效 轮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滨海盐碱地田菁‑小麦高效轮作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包括:收获前茬作物;对前茬作物收获后的土壤进行翻耕整地,将前茬残留的作物秸秆和残茬翻耕入土中,疏松土壤;在小麦播种季,将田菁种子与小麦种子混合均匀,采用带肥播种的方法,将混合后的种子进行播种;对小麦进行收获,并将小麦秸秆和残茬粉碎后还田;等待田菁在自然条件下自行萌发,待田菁萌发后,对田菁进行管理;对田菁进行收获,并将田菁植株部分粉碎还田。本发明能够避免错过播种时机,且操作简便,方便管理,田菁种植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滨海盐碱地田菁-小麦高效轮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盐碱土是一种农业生产较差的土壤,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我国盐碱地的面积为9913万公顷,其中滨海盐碱地面积达1.0×106hm2,尤其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形成800万亩的重盐碱地和1100多万亩的种地产田,因其盐分大、有机质低、土壤微生物少,导致作物生长较难。盐碱地作为粮食生产的重要储备土地资源,可恢复性高,潜力巨大,在全球粮食危机背景下,可以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田菁又叫碱青、涝豆,属豆科田菁属,为一年生灌木状草本植物,在土壤含盐量为8-10的条件下正常生长,具有耐盐、耐涝、生长迅速、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特性,常被作为优良的夏季绿肥作物进行土壤改良,特别是在低洼易涝的盐碱地区种植田菁可明显降低耕层土壤盐分。但是,由于田菁种皮厚,表面有蜡质,吸水比较困难,需要在种植前进行种皮软化处理,费时费力。
黄河三角洲地区为冲击平原,土壤质地粘重,遇水泥泞,干时板结,不利于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尤其是在田菁的种植季节,降雨较集中,降水量大,持续时间长,造成土地泥泞,无法进行种植,容易错过田菁的最佳种植时期,极大影响田菁的种植效果和产量。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滨海盐碱地田菁-小麦高效轮作方法,能够避免错过播种时机,且操作简便,方便管理,田菁种植效果好。
一种滨海盐碱地田菁-小麦高效轮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收获前茬作物;
S2、对前茬作物收获后的土壤进行翻耕整地,将前茬残留的作物秸秆和残茬翻耕入土中,疏松土壤;
S3、在小麦播种季,将田菁种子与小麦种子混合均匀,采用带肥播种的方法,将混合后的种子进行播种;
S4、对小麦进行收获,并将小麦秸秆和残茬粉碎后还田;
S5、等待田菁在自然条件下自行萌发,待田菁萌发后,对田菁进行管理;
S6、对田菁进行收获,并将田菁植株部分粉碎还田。
优选的,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
在10月中旬,将前茬作物通过收割机进行收获,秸秆粉碎还田,并留茬5-10cm。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3中,播种行距设置为30-40cm。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3中,小麦播种量为15-20kg/亩,田菁播种量为3-6kg/亩。
优选的,用于绿肥时,田菁的播种量为5-6kg/亩;用于籽粒收获时,田菁的播种量为3-4kg/亩
优选的,用于绿肥时,田菁的收获时间为9月中上旬至10月初;
用于籽粒收获时,田菁的收获时间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
优选的,所述步骤S6具体包括,采用改装小麦收割机进行田菁收获,将田菁植株部分粉碎,粉碎长度在3-5cm,使用旋耕机翻入土壤表层15cm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304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具备转向机构的皮带式输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