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用永磁同步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27026.0 | 申请日: | 2021-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9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杨五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五六 |
主分类号: | H02K9/06 | 分类号: | H02K9/06;H02K7/02;H02K9/19;H02K5/20;H02K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 同步电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永磁同步电机,包括电机外壳和电机输出轴,所述电机外壳的内壁设置有定子,所述电机外壳的外表面固定有散热鳍,还包括散热管,所述散热管位于内腔的内部,并且所述散热管的两端均固定在密封板上,同时散热管关于密封板的中心等角度分布,所述散热管的开口处和第一扇叶所处的散热腔相互连通。该车用永磁同步电机,在保证定子和转子所处的内部空间密封性能的基础上,有效的增加了风扇所处的内部空间和定子转子所处内部空间的接触面积,有效的提高了风扇的散热效率,同时,利用安装了电动机的电动车移动时会产生惯性的原理,利用该惯性力进行蓄能,使电机或电动车在停机后的一端时间内依然能够被很好的散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永磁同步电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用永磁同步电机。
背景技术
永磁同步电机核心由电磁铁构成的定子和永磁铁构成的转子组成,定子环绕分布在电机外壳的内壁中,通过通电产生磁力并与转子上磁力方向相配合的方式、驱动安装在转子中心处的电机输出轴产生转动,其本质是将电能转化为动能的设备,但是现有的永磁同步电机在实际使用时依旧存在以下问题:
例如申请号为CN202010145420.4的授权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温控系统),包括永磁同步电机和冷气供给机构,永磁同步电机包括机壳、定子、电机输出轴和转子,转子两端与机壳形成空腔A和空腔B;冷气进气通道包括设置在电机输出轴上的冷气通道A和设置在所述转子上的多个冷气通道D,冷气通道A通过旋转接头和胶管A与冷气供给机构连通,冷气通道A通过多个径向冷气通道分别与每个冷气通道D中部连通;冷气排气通道包括设置在机壳上的排气通道A和排气通道B,排气通道A与空腔A连通,排气通道B与空腔B连通,排气通道A和排气通道B上分别设有气体单向阀A。能够使电机内的散热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降温效率高,降温效果显著,且能够对电机温升进行长期有效控制,而该类技术方案的散热结构,也仅仅是在电机外壳的内部/表面设置相应冷却通道,依旧无法和定子转子所处的内部空间直接接触,且冷却成本极高;
而且现有的同类电机多使用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的扇叶进行自动散热,由于扇叶所处的内部空间和定子转子所处的内部空间完全隔绝,就导致散热效果较差,仍需要结合其他散热设备同步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永磁同步电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同类电机多使用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的扇叶进行自动散热,由于扇叶所处的内部空间和定子转子所处的内部空间完全隔绝,就导致散热效果较差,仍需要结合其他散热设备同步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用永磁同步电机,包括电机外壳和电机输出轴,所述电机外壳的内壁设置有定子,所述定子包含有隔板和绕组,所述电机输出轴上固定有转子,且转子和定子均位于内腔的内部,所述内腔的右端密封固定有密封板,且密封板的右侧设置有散热腔,所述散热腔有固定在电机输出轴右端的第一扇叶,所述电机外壳的外表面固定有散热鳍,还包括散热管,所述散热管位于内腔的内部,并且所述散热管的两端均固定在密封板上,同时散热管关于密封板的中心等角度分布,所述散热管的开口处和第一扇叶所处的散热腔相互连通。
作为优选的,所述转子中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用于收纳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固定在所述电机输出轴的表面,所述定位板和定位槽用于转子和电机输出轴之间的对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定位板中开设有第一气腔,所述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气腔开设在电机输出轴的内部,并且第二气腔的右端和转动安装在电机输出轴右端的冷却气管相连通,所述冷却气管位于散热腔的内部,且冷却气管的右端固定在竖板上,所述竖板垂直固定在电机外壳的内部,并且冷却气管的右端和供气机构相连通,所述供气机构通过冷却气管使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内部的空气流通。
作为优选的,所述供气机构包含有气室、第二扇叶和驱动横轴,三者者均位于竖板右侧的电机外壳内部空间中,所述驱动横轴和驱动机构相连,驱动机构用于带动驱动横轴和第二扇叶转动产生气流并进入冷却气管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五六,未经杨五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270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助眠薰香型发泡乳胶的制作枕芯
- 下一篇:一种可翻转自动抓取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