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并机的离并网储能逆变器关键负载的离并网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23082.7 | 申请日: | 202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23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许颇;徐锡军;王一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锦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46 | 分类号: | H02J3/46;H02J3/38;H02J3/00;H02J3/3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汪建华 |
地址: | 3157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并网 逆变器 关键 负载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可并机的离并网储能逆变器关键负载的离并网控制方法,通过在大容量关键负载并网之前,采用储能电池或PV电池给逆变器供电,逆变器输出足够的功率以启动关键负载,然后将逆变器接入电网,通过电网输出功率逐步替代逆变器的输出功率,实现并网功率的平稳过渡。在关键负载离网之前,将逆变器的逆变输出接入关键负载,逐步替换电网输出功率后,将逆变器退出电网连接;减小逆变器的输出功率,利用逆变器的欠压保护功能断开与关键负载的连接。上述方法不需要改变逆变器的结构,适用于大容量关键负载并入电网取电或者从需要电网中断开的情况,避免了部分开关器件因动作不同步导致其出现过流损坏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逆变器并网控制技术领域,属于光伏逆变器领域,具体涉及可并机的离并网储能逆变器关键负载的离并网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发电需要使用到光伏逆变器,光伏逆变器的作用是将光伏板产生的直流电经过升压、逆变之后接入电网,是光伏发电过程中最重要的组件之一。对于部分厂家而言,电网取电线路和逆变器逆变电路在机器内部进行连接,关键负载通过逆变器上对应的BACKUP端口接入逆变器,并在电网、逆变电路及关键负载之间分别通过开关器件控制是否将关键负载或者逆变输出端进行并网。
由于单台逆变器的输出功率和过流能力有限,在接入较重负载的情况下需要多机并联,让多个逆变器进入并机状态使用,以保证用户侧功率需求。而由于逆变电路的输出功率不足,或者为了限制电池的放电电流,需要将逆变器接入电网取电,但是当交流侧负载较大时,在同步闭合多组开关器件的指令发出后,接入或者断开电网的开关器件必然存在动作不同步的情况。接入电网时最先开通和断开电网的几个开关器件将承受原本分摊到各个开关的全部电流,必然导致有部分开关器件承受远大于设计值的电流,尤其是关键负载没有使用软启动保护的情况下,极易导致开关器件发生过流损坏。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提出的可并机的离并网储能逆变器关键负载的离并网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可并机的离并网储能逆变器关键负载的离并网控制方法,用于对离并网储能逆变系统中接入的关键负载进行离并网控制,所述离并网储能逆变系统包括直流电源及若干并联的逆变器,所述直流电源包括PV电池、储能电池,每个所述逆变器均设有逆变电路、直流电源端口、电网端口及负载端口,所述逆变电路通过直流电源端口分别与PV电池、储能电池电连接,所述电网端口连接电网,所述负载端口连接关键负载,所述电网端口与负载端口之间依次设有相连接的第一开关器件、第三开关器件,所述逆变电路与第一开关器件之间设有第二开关器件;
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当大容量的关键负载并网时,选取若干逆变器开机并进入并机控制模式;
断开各并机的逆变器的第一开关器件,并闭合各并机的逆变器的第二开关器件和第三开关器件;
采用储能电池或PV电池给逆变器供电,并逐步提高逆变器负载端口处的输出功率,直到逆变器负载端口处的电压达到电网电压并保持稳定,使关键负载成功启动;
闭合各并机的逆变器的第一开关器件,使关键负载并网连接,完成关键负载的并网;
当关键负载即将离网时,采用储能电池或PV电池给逆变器供电,逐步提高逆变器负载端口处的输出功率,使其超过关键负载功率,对关键负载进行供电;
断开各并机的逆变器的第一开关器件,使关键负载和逆变器退出电网,然后逐步降低逆变器负载端口处的输出功率,至逆变器或者关键负载进入欠压保护。
用户的大容量关键负载并入或退出电网时,采用逆变器的逆变输出功率替换电网功率后,再执行并网和离网操作,除了可以避免逆变器的交流线路和继电器发生过流损坏,也可以避免大容量关键负载并网时的冲击电流对局部电网的影响。
进一步地,还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锦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锦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230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