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筒子纱染色机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18270.0 | 申请日: | 202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7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徐达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立信染整机械(广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3/09 | 分类号: | D06B3/09;D06B23/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黄良宝 |
地址: | 528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筒子 染色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筒子纱染色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使用装设在染色机染液传输管道上的流速传感器、装设在染液泵出口上的液压传感器和装设在染液泵入口上的液压传感器来完成,所述的方法包括数据取样、数据分析和数据应用3个步骤,所述的数据取样通过分析和调节染色机运行的参数,统一染色时的内流及外流染液流速,从而令在同一内流以及外流的运行时间下两种流向的染液流量一致;数据分析是参考染液泵性能特征了解在取样的数个染液泵速之下, 染液流速值和染液泵压力差值这三个运行参数之间的关系;数据应用是应用非线性回归数学分析将上述三个运行参数的关系转化为乘幂方程式,继而通过用户输入的理想染液流速作为要求目标,再由控制系统经乘幂方程式运算出所需的内流染液泵速和外流染液泵速,从而使筒子纱在进行两种染色流向期间均能获得相同的染液流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子纱染色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取样是在未开始真正染色工序之前先运行染色机作实时自动数据取样收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筒子纱染色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包括:(1)数据取样:在内流及外流两种染液流向过程中分别使用数个不同设定的染液泵速 Vp,作实时测量和收集当时染液流速值v 和染液泵的入口压力 pi 和出口压力 po,计算出染液泵压力差值 Δp, Δp等于pi - po ;(2)数据分析:然后参考染液泵性能特征了解在取样的数个染液泵速 Vp 之下, 染液流速值 v 和染液泵压力差值 Δp 这三个运行参数之间的关系;(3)数据应用:接着应用非线性回归数学分析将这三个运行参数的关系转化为乘幂方程式,继而通过用户输入的理想染液流速 vi 作为要求目标,再由控制系统经乘幂方程式运算出所需的内流染液泵速 Vpi 和外流染液泵速 Vpo,从而使筒子纱在进行两种染色流向工序期间均能获得相同的染液流速 ve。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筒子纱染色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取样包括:为外流采几组数据,外流在染液泵速30赫兹开始,每提升2.5赫兹就读取当时在染液传输管道的染液流速及染液泵的出、入口染液压力, 直至50赫兹;染液流速讯号由流速传感器经染液流速量度换算成流速参数 v,然后输入收集和分析数据,染液泵的出、入口染液压力讯号由液压传感器和液压传感器收集, 经染液泵出、入口压力量度换算成染液泵压参数 po和pi,然后再输入压力差值计算,换算成染液泵压力差参数Δp,再输入至数据收集和分析,染液泵压力差参数Δp = pi-po;接下来染色过程控制器会输出切换讯号到换向阀门控制器, 令染液换向阀切换到内流的染液运行状态;内流接着也取几组数据, 并由染液泵速50赫兹内流开始取样,每降下2.5赫兹就读取当时在染液传输管道的染液流速及染液泵的出、入口染液压力, 直至30赫兹;整个取样程序完成后,控制系统收集到在内、外流的取样染液泵速 Vp下相应的染液流速 v和染液压差Δp 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筒子纱染色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包括:在求得最高染液泵速下所相应的最高染液流速的流向为主流向,在泵速调整时另一个流向为从流向, 而从流向需要按照主流向的情况而作出对应的泵速和染液流速值调整,从而染液流速上、下限设定理想流速值能锁定运行染液泵速的上、下限,确保用户在设定期望染液流速值时两个流向均不会超出染液泵的实际运行速度限制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筒子纱染色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应用包括:内、外流泵速计算配合染液换向阀的控制, 当切换到外流时, 将染液泵速讯号输送到泵速控制器, 来控制染液泵马达, 达到泵速的运行速度;当染液换向阀切换到内流时, 又将染液泵速讯号输送到泵速控制器, 来控制染液泵马达, 达到染液泵速的运行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立信染整机械(广东)有限公司,未经立信染整机械(广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827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