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塔的模块化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417423.X | 申请日: | 2021-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50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青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12/34 | 分类号: | E04H12/34;E04G21/14 |
| 代理公司: | 太原倍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11 | 代理人: | 张宏 |
| 地址: | 030021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大塔的模块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大塔在基础附近横向摆放,在塔体底部、两侧搭设施工脚手架;
步骤二,利用脚手架进行劳动保护装置安装,以及管线、电气仪表、保温层和金属保护层的安装;
步骤三,步骤二中所述的安装均完成后,拆除脚手架;
步骤四,进行塔的安装;
塔的每个地脚螺栓两侧各布置一组垫铁,垫铁位置布置在裙座加强筋下方;
采用主吊车和溜尾吊车先将塔平移到指定位置,修补鞍座处保温、穿线管,移开鞍座,无异常现象后开始吊装,首先将塔吊至直立状态,继续提升塔到起升高度后将塔转动至正对基础位置;
塔就位后采用地脚螺栓将塔与基础连接,然后进行设备的找平与找正;
塔在找正找平、隐蔽工程经检查合格后,进行基础的二次灌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塔的筒体及上下封头均施工保温,保温层厚度50mm,内保温材料选用高温玻璃棉,内保温捆扎材料20×0.5mm不锈钢带,上封头内保温捆扎材料选用16号不锈钢丝。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管线支吊架处保温层安装方法为:支吊架处充填散状纤维绝热材料,并做盒状保护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筒体保温捆扎材料时,直径>1000mm时采用20mm×0.5mm不锈钢带,直径≤1000mm时采用Φ2mm-Φ2.5mm不锈钢丝单股或Φ1.6mm不锈钢丝双股捆扎;捆扎筒体保温层时沿轴向的捆扎间距≤200mm,且每节保温棉两端50mm长度处应各捆扎一道;不锈钢丝接头拧成扭辫箍环固定保温层,拧紧后将拧结头埋入保温层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水平管线的金属保护层环向接缝顺管线坡向设置;纵向接缝布置在水平中心线的下方45°处,并将缝口朝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塔的金属保护层安装时,金属保护层接缝和凸筋错列布置;金属保护层自下而上进行敷设,环向接缝采用搭接或插接;纵向接缝咬接或搭接,搭接或插接尺寸为30-50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塔的开口接管、支撑处的金属保护层,将整张金属护壳按实样开口套入或剪开拼合,然后用小张金属护壳补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设备找平后,垫铁组露出底座20mm;地脚螺栓两侧的垫铁组,每块伸入设备底面的长度,均应超过地脚螺栓中心,且应保证设备支座受力均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吊装时,首先,主吊车、溜尾吊车站位,塔顶部吊耳、底部吊耳系好起吊绳具,起吊绳具挂在吊车吊钩上;主吊车开始试吊、溜尾吊车缓慢递送,把塔吊离地面0.2米时暂停,检查吊车、机索具、地基及塔的情况;然后将塔平移到指定位置,修补鞍座处保温、穿线管,移开鞍座,无异常现象后开始吊装;塔吊至直立状态,拆去溜尾绳具,主吊车臂杆变幅至作业半径,并继续提升塔到起升高度;旋转主吊车臂杆,使塔转动至正对基础位置,吊车回钩使塔就位拆去主吊绳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二次灌浆前先敷设外模板,外模板至设备底座外缘的距离≥60mm;模板拆除后,表面进行抹面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742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粉末型吸气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大直径筛板塔的塔内件安装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