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复杂路况的变体车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16516.0 | 申请日: | 202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9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伟;陈子瑞;毛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B19/02 | 分类号: | B60B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4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复杂 路况 变体 车轮 | ||
一种适用于复杂路况的变体车轮,包括橡胶履带、液压支撑机构、传动机构、轮式可变体驱动机构、内驱动轮机构。其中:传动机构与内驱动轮机构相连接,用于为内驱动轮机构的转动提供驱动力;液压支撑机构通过轴承与传动机构相连接,使液压支撑机构不随传动机构转动,在液压支撑机构和轮式可变体驱动机构的共同作用下,车轮可实现轮式与履带式之间的切换;轮式状态下,橡胶履带与轮式可变体驱动机构相啮合,用于提供轮式状态下的驱动力,履带式状态下,橡胶履带与内驱动轮机构相啮合,用于提供履带式状态下的驱动力。本发明专利能根据路况,实时在轮式和履带式之间自由切换,实现多路况作业,同时具备灵活快捷,操作简便,越障能力强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可变形行走机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复杂路况的变体车轮。
背景技术
目前,就传统的机动车辆的行走机构而言,主要包括轮式、履带式和复合式,对于轮式和履带式两种形式,车辆上已有广泛应用,但是对于复杂地形行驶车辆来说单一的行走结构并不能同时满足其在复杂路段的通过性和普通路段的机动性的需求。现有的轮履复合式结构主要分为轮履可更换式和轮履组合式两种,其中轮履可更换式的移动行走机构,采用可更换履带轮,可以全地形越野、行走,且振动小,噪声低,缺点在于车轮更换比较麻烦,需要较长时间,而且车辆需要随身携带可更换的履带轮,同时增加了更换时劳动强度,安全性也较差,然而轮履组合式能兼顾轮式和履带式的优点,适用于行驶路况复杂的特种车辆。
本发明突破传统行走机构的观念,设计了一种新型轮履复合式变体车轮行走机构,在保证与其它单一行走机构体积相同的前提下,其自身可在轮式和履带式间相互转换,这种轮履同体的结构,使行走机构同时具备轮式和履带式的优点,避免了分开设计带来的结构不紧凑问题,解决了特种车辆在正常路面高机动性和多障碍路面高通过性的兼容问题。由于该变体车轮能够在轮式和履带式间快速转换,增加了其适应非结构化环境的能力,扩展了特种车辆的作业环境,尤其适合在灾难救援、战场侦察、行星探测等复杂环境下应用。该发明无论在军用领域还是民用领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适用于复杂路况的变体车轮,解决车辆在较平坦路面的高机动性和复杂地形的高通过性的兼容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复杂路况的变体车轮,它包括:轮式可变体驱动机构、内驱动轮机构、液压支撑机构、橡胶履带、传动机构。
所述橡胶履带包裹着液压支撑机构和轮式可变体驱动机构,所述液压支撑机构与内驱动轮机构均安装在传动机构上;所述内驱动轮机构包含两个相同圆形驱动盘,分别安装与液压支撑机构的内、外两侧;所述轮式可变体驱动机构同样含有相同两部分,分别安装于内驱动轮机构的内、外两侧。
所述橡胶履带内圈有开槽,开槽共分为内开槽和外开槽,对称分布于两侧,履带既能与轮式可变体机构的轮齿啮合,也能与内侧的内驱动轮机构的轮齿啮合。
在车轮呈“圆形”状态时,开槽与轮式可变体驱动机构的轮齿啮合,车轮呈“类三角形”状态时,开槽与内驱动轮机构的轮齿啮合。
所述传动机构包含动力传递轴、驱动连接板、平键、固定螺母,动力传递轴的一端与驱动连接板焊接到一起,驱动连接板用于将车轮安装于车辆上,其上有四个圆孔,螺栓穿过驱动连接板板上的四个圆孔与汽车的制动盘固定到一起,平键嵌入到动力传递轴的轴向槽内,固定螺母拧到动力传递轴的另一端。
所述液压支撑机构位于正中间位置,通过两个滚动轴承与动力传递轴连接。
所述液压支撑机构,包括两个滚动轴承、撑开支座以及三个相同的液压伸缩组合部分,其中滚动轴承的内侧连接有动力驱动轴,滚动轴承的外侧连接撑开支座,撑开支座沿着圆周方向,等间隔分布着三个凸出部分,凸出部分之间夹角呈120°,每个凸出部分顶端均连接有液压伸缩组合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65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