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硒大米防霉的清洗烘干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16259.0 | 申请日: | 202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0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江丽仙;杨枝梅;龙云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益芝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B1/04 | 分类号: | B02B1/04;B02B1/08;B02B3/00;B02B5/02;B02B7/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湘驰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42 | 代理人: | 罗若愚 |
地址: | 418000 湖南省怀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米 防霉 清洗 烘干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硒大米防霉的清洗烘干加工工艺,将收获脱粒的富硒稻谷进行太阳晾晒与烘箱烘烤干燥,当富硒稻谷在烘箱内烘干完成之后,将富硒稻谷置于室内风冷至室内温度,富硒稻谷通过除尘设备清理除杂后,经历磁选二次除杂,再通过砻谷加工,最后抛光色选得到富硒大米,将富硒大米与党参、枸杞、山银花、决明子、重皮、桂皮叶混合翻炒后分离出富硒大米,将富硒大米通过清水反复清洗后,置于干燥箱内,干燥后置于密闭容器中冷却至室温,最后将干燥处理后的富硒大米采用紫外线杀菌器杀菌,即可包装入库。本发明能够彻底清洗烘干富硒大米,不仅保留了富硒大米的营养与口感,又方便产品在一段时间内的高品质存储,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富硒大米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富硒大米防霉的清洗烘干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大米(Rice),亦称稻米,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食物。大米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人民的主要食品。大米中含碳水化合物75%左右,蛋白质7%-8%,脂肪1.3%-1.8%,并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等。大米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所含的蛋白质主要是米谷蛋白,其次是米胶蛋白和球蛋白,其蛋白质的生物价和氨基酸的构成比例都比小麦、大麦、小米、玉米等禾谷类作物高,消化率66.8%-83.1%,也是谷类蛋白质中较高的一种。我国人口中有65%以水稻为主食,水稻在国家粮食安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2010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1098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89万公顷,而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面积的30%以上。2010年全国大米产量8244.4万吨,同比增长30.5%。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未来至少仍将有两亿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城镇大米需求将大幅增长,城市消费结构改变,将间接消耗更多的粮食。
其中富硒大米是通过在种植稻米时候的补硒,即补充硒元素。从而生长出富含硒的大米。属于功能性农产品,是富含硒的食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由于富硒大米不易存储且易遭受霉菌、微生物浸染,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富硒大米防霉的清洗烘干加工工艺,用以克服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富硒大米防霉的清洗烘干加工工艺。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富硒大米防霉的清洗烘干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收获脱粒的富硒稻谷置于太阳底下晾晒2-3天,在富硒稻谷加工之前,将富硒稻谷置于35℃的烘箱中烘烤干燥,当富硒稻谷在烘箱内烘干完成之后,将富硒稻谷置于室内风冷至室内温度;
步骤S2:富硒稻谷通过除尘设备清理除杂后,经历磁选二次除杂,再通过砻谷加工,最后抛光色选得到富硒大米;
步骤S3:准备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富硒大米60~100份、党参 5~10份、枸杞3~8份、山银花15~25份、决明子15~25份、重皮10~16 份、桂皮叶2~5份;
步骤S4:将富硒大米与党参、枸杞、山银花、决明子、重皮、桂皮叶混合翻炒,翻炒温度维持在45~55℃,翻炒8~15min后分离出富硒大米;
步骤S5:将富硒大米通过清水反复清洗后,置于干燥箱内,干燥后置于密闭容器中冷却至室温,最后将干燥处理后的富硒大米采用紫外线杀菌器杀菌,即可包装入库。
进一步的是,上述的一种富硒大米防霉的清洗烘干加工工艺,其中:所述步骤S1中,每天晾晒时间为从上午10点晾晒到下午4点,将富硒稻谷的前期水分进行初级干燥处理。
进一步的是,上述的一种富硒大米防霉的清洗烘干加工工艺,其中:所述步骤S1中,在烘烤干燥过程中,烘箱内进行通风,烘烤时间设置为3-5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益芝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益芝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62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