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梗干燥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13666.6 | 申请日: | 202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47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段保中;易斌;高茂宁;李乃森;雷凤玲;朱建红;何颖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昆船烟草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B5/16 | 分类号: | A24B5/16;A24B5/14;A24B5/08;A24B3/04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051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燥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梗干燥方法及装置,在轧扁工序之前,进行预先理梗,且理顺后的烟梗,其长度方向均垂直于物料输送方向;烟梗以长度方向平行于辊缝的方向的状态进入辊缝后被轧辊强制轧扁;烟梗被轧扁后再进行干燥,脱水干燥采用动态干燥方式,筒体沿热风仓长度进行布置,其中心线向出料端方向下倾一定的角度,在筒体转动过程中,物料在筒内抄板的带动下边翻滚、边向出料端移动;筒体中段筒壁上密布小孔,进入热风仓内的高温热风通过这些小孔可沿筒体径向进出筒体,与筒内处于翻滚运动中的待干燥烟梗充分接触,实现对烟梗的加热脱水干燥。采用此方法,能有效缩短烟梗的干燥时间,提升干燥后烟梗含水率均匀性,整体上提高烟梗干燥效率和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叶打叶复烤线加工工艺和设备技术,尤其是针对烟梗加工的方法和设备结构,具体为一种烟梗干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打叶复烤线中的叶梗分离段,增温回潮后的烟叶经过打叶机组的打叶和风分处理,实现叶片与烟梗的分离。从打叶机组输出的烟梗,含水率约19%~21%。当前打叶复烤企业所采用烟梗加工工艺流程如附图1所示,将打叶机组输出的烟梗直接送至网带式烟梗复烤设备进行缓慢脱水干燥,干燥后烟梗含水率降至10%~12%,然后进入后续的冷却、筛分和包装工序。
这种烟梗加工工艺所的不足之处在于:
a.打叶机组所输出的烟梗,呈“短圆棒”形,长短、粗细不一致,其内部细胞组织结构紧密,且外表面还有一层“梗皮”覆裹着,相对于梗芯内部组织,梗皮细胞更为密实,水分子不易穿透溢出。因此,干燥过程中,烟梗在热风的加热作用下,烟梗组织细胞内部的水分只能汽化后缓慢溢出细胞壁,实现脱水干燥耗时长。这就要求对烟梗的复烤过程必须缓慢进行,烟梗复烤机要有足够的长度。基于此原因,导致目前所用的烟梗复烤机设计长度普遍较长,占地面积大、耗能高。
b.网带式烟梗复烤设备由于网带宽度较宽(B=2500mm),烟梗在网带输送面上铺料厚度厚度均匀性差;难以保证垂直于网带输送面穿流的热风风量沿网带宽度方向分布均匀一致,从而导致网带式烟梗复烤设备加工出来的烟梗含水率均匀性不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目前打叶复烤线中所用烟梗干燥工艺和设备存在的不足,研发设计了一种烟梗干燥方法,能有效缩短烟梗的干燥时间,提升干燥后烟梗含水率均匀性,整体上提高烟梗干燥效率和品质。具体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烟梗干燥方法,在进行干燥之前,烟梗进行轧扁压制后再干燥,在轧扁工序之前,还预先理梗,且理顺后的烟梗,其长度方向均垂直于物料输送方向;烟梗以长度方向平行于辊缝的的状态方向进入辊缝后被轧辊强制轧扁;轧扁后烟梗进行干燥,脱水干燥采用动态干燥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轧扁为两副轧辊反向相对旋转,烟梗平行于辊缝的方向在轧辊的带动下进入辊缝横向轧扁。
进一步的,所述理梗,其理梗设备上设有若干段垂直于输送方向凹槽,通过振动方式使烟梗抖动中顺势进入凹槽实现理顺。
进一步的,所述动态干燥包括:物料边翻滚边向出料端移动,该过程中,高温热风沿筒体径向穿过物料进行热交换。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烟梗干燥装置,包括由输送设备相互串联的烟梗轧扁设备和轧扁后烟梗干燥设备,在烟梗轧扁设备之前,还设有一个理梗设备,其中:所述理梗设备具有振动输送功能,位于理梗设备的出料段上均匀分布有若干条垂直于输送方向横向布置的凹槽,烟梗能在振动中不断前进并调整自身方向,受凹槽的强制导向最终也横向进入凹槽理顺,直至进入烟梗轧扁设备;所述烟梗轧扁设备的入口连接理梗设备的出料端,包括两个相向反向滚动的轧辊,落入两个轧辊之间的横向烟梗横向快速经过辊缝被轧辊轧扁,然后出料;所述烟梗干燥设备包括可旋转筒体、热风系统,轧扁后的烟梗进入可旋转筒体内旋转并向出料端移动,过程中与热风系统产生的热风径向接触,随翻动进行充分的热交换接触,脱水干燥后出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昆船烟草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昆船烟草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36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被超车提示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异形口环及离心泵间隙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