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D柱下角板成型模具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12588.8 | 申请日: | 202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0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奔全;唐高中;潘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2 | 分类号: | B21D37/12;B21D4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柱下角板 成型 模具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D柱下角板成型模具结构,包括下模座、凸模、顶出框架、下夹料板、上压料板及上模,所述凸模固定在所述下模座上,所述下夹料板为两个且固定在所述顶出框架两端,所述顶出框架套于所述凸模外围且通过气垫顶杆与所述下模座连接,所述上压料板通过氮气弹簧与所述上模连接,所述上模还设有与两个所述下夹料板适配的两个第一翻边刀块及位于所述两个第一方便刀块之间的两个第二翻边刀块。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设置四个翻边刀块及中部上压料板,使其取消了大部分工艺面,解决工艺废料多,材料利用率低的问题,同时解决模具尺寸大的问题,降低生产制造成本,而且能够使用精落料片,解决板料尺寸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D柱下角板成型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D柱下角板是钣金冲压件,焊接在侧围及后端板中间区域,其造型曲面变化较大,现有制造工艺采用左右件合模拉延工艺。其现有拉延模具结构主要由上模、下模座、凸模、压边圈4部分组成,板料使用方料长宽1460mm*580mm。拉延模工作原理为压边圈由气垫顶杆顶出一定高度,板料放上压边圈定位后,上模往下运动,凹模工作面与压边圈先闭合将板料压紧,模具继续下压到底拉伸出D柱下角板形状,开模后压边圈顶出,零件则从模具中取出。此结构存在缺陷主要是:
1)、此拉延模具结构外形尺寸大,模具成本高;
2)、凸模工艺废料区域多,压边圈周圈压料,导致板料尺寸大,材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D柱下角板成型模具结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D柱下角板成型模具结构,包括下模座、凸模、顶出框架、下夹料板、上压料板及上模,所述凸模固定在所述下模座上,所述下夹料板为两个且固定在所述顶出框架两端,所述顶出框架套于所述凸模外围且通过气垫顶杆与所述下模座连接,所述上压料板通过氮气弹簧与所述上模连接,所述上模还设有与两个所述下夹料板适配的两个第一翻边刀块及位于所述两个第一翻边刀块之间的两个第二翻边刀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模包括第一凸模及与所述第一凸模结构对称设置的第二凸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压料板包括与所述第一凸模适配第一上压料板及与所述第二凸模适配的第二上压料板,所述第一上压料板与所述第二上压料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模上端设有多个定位销。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模座上位于所述凸模外围设有环形安装槽,所述顶出框架安装在所述环形安装槽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座之间设有导向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设置四个翻边刀块及中部上压料板,使其取消了大部分工艺面,解决工艺废料多,材料利用率低的问题,同时解决模具尺寸大的问题,降低生产制造成本,而且能够使用精落料片,解决板料尺寸大的问题,方便工件转运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D柱下角板成型模具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D柱下角板成型模具结构的上模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D柱下角板成型模具结构下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D柱下角板成型模具结构的顶出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D柱下角板成型模具结构的上压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D柱下角板成型模具结构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下模座;2-凸模;3-顶出框架;4-下夹料板;5-上压料板;6-上模;7-第一翻边刀块;8-第二翻边刀块;11-环形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25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顶进胶结构及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汽车座椅靠背分级调节结构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