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电站主控室可居留区的内漏量测量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11496.8 | 申请日: | 202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3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郑仕建;赵侠;刘文杰;钟小华;郭静涛;尚臣;胡北;刘勇;张丽丽;张彪;胡靖;陈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2 | 分类号: | G01M3/22;G01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任晓航;文永明 |
地址: | 1008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电站 主控 居留 内漏量 测量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核电站主控室可居留区的内漏量测量系统,其特征是:用于通过主控室可居留区通风系统对核电站主控室可居留区(106)的内漏量进行测量,包括向所述主控室可居留区(106)注入示踪气体的示踪气体注入装置,所述示踪气体包括高纯六氟化硫气体和稀释六氟化硫气体,所述高纯六氟化硫气体是质量分数高于99.9%的六氟化硫气体;所述稀释六氟化硫气体为1:n稀释的六氟化硫气体,n≥1;还包括对所述主控室可居留区(106)内的所述示踪气体进行收集和分析的示踪气体自动取样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主控室可居留区的内漏量测量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示踪气体注入装置包括顶端设有第一气瓶(1)、尾端连接所述主控室可居留区(106)的第一管线(16),所述第一气瓶(1)用于提供所述高纯六氟化硫气体;还包括通过第二管线(17)连接在所述第一管线(16)上的第一空气吹扫器(3),通过第三管线(18)连接在所述第一管线(16)上的第二空气吹扫器(4),所述第二管线(17)靠近所述第一管线(16)的顶端,所述第三管线(18)靠近所述第一管线(16)的尾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管线(17)和所述第三管线(18)之间的所述第一管线(16)上的气体流量计(15);还包括第六管线(21),所述第六管线(21)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管线(17)和所述气体流量计(15)之间的所述第一管线(16)上,另一端连接第二气瓶(2),所述第二气瓶(2)用于提供所述稀释六氟化硫气体;还包括通过第七管线(22)连接在所述第六管线(21)上的第三空气吹扫器(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站主控室可居留区的内漏量测量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示踪气体注入装置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二管线(17)上的第二阀门(7);
设置在所述第三管线(18)上的第五阀门(10);
串联设置在所述第二管线(17)和所述气体流量计(15)之间的所述第一管线(16)上的第一阀门(6)、第九阀门(14)和第四阀门(9),所述第一阀门(6)靠近所述第二管线(17),所述第四阀门(9)靠近所述气体流量计(15);所述第九阀门(14)位于所述第一阀门(6)和所述第四阀门(9)之间;
串联设置在所述第六管线(21)上的第七阀门(12)和第八阀门(13);
设置在所述第七管线(22)上的第六阀门(1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电站主控室可居留区的内漏量测量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示踪气体注入装置还包括:
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管线(16)的第四管线(19),所述第四管线(19)连接在所述第六管线(21)和所述第四阀门(9)之间的所述第一管线(16)上,所述第四管线(19)上设有第三阀门(8);
还包括第五管线(20),所述第五管线(2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阀门(6),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阀门(6)和所述第九阀门(14)之间的所述第一管线(16)上;
还包括第八管线(23),所述第八管线(2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阀门(12),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七阀门(12)和所述第八阀门(13)之间的所述第六管线(21)上;
所述第一阀门(6)和所述第七阀门(12)为减压阀,所述第二阀门(7)、所述第三阀门(8)、所述第四阀门(9)、所述第五阀门(10)、第六阀门(11)和所述第九阀门(14)为手动阀;所述第八阀门(13)为注入管线切换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电站主控室可居留区的内漏量测量系统,其特征是:
所述示踪气体自动取样装置包括若干条取样管线,所述取样管线的顶端连接在所述主控室可居留区(106)的取样点上,所述取样管线的尾端连接一个采气袋(105),每条所述取样管线上设置一个取样泵和一个电磁阀;
所述取样管线共有40条,包括第一取样管线、第二取样管线和第三取样管线;
所述第一取样管线上设有第一取样泵(24)和第一电磁阀(64);
所述第二取样管线上设有第二取样泵(25)和第二电磁阀(65);
所述第三取样管线上设有第三取样泵(26)和第三电磁阀(6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149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