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持小麦遗传多样性的杂交育种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410836.5 | 申请日: | 2021-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55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 发明(设计)人: | 陈冬梅;马永安;苏玉环;刘保华;刘庆芳;蔺桂芬;张恒;王雪香;李小康;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邯郸市农业科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 |
| 代理公司: | 西安合创非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8 | 代理人: | 支思迪 |
| 地址: | 05600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持 小麦 遗传 多样性 杂交育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持小麦遗传多样性的杂交育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杂交F0代种子点播种植,杂交F1代按组合每株选1穗后混合收获;F2、F3代按组合种植,选择足量的优良单株,每株留1穗,每穗留1/2混合脱粒,控制群体大小,在上一代混合群体中选择优良单株,分株点播成F4、F5代株系,分系比较收获,得到农艺性状相对稳定的株系;收获株系种植小区成品系进行计产,鉴定品系产量,在保持品系多数优良性状的基础上,在品系内选择可以改良原始品系缺点的单穗,直至育成目标品种。本发明的杂交后代遗传多样性好,实现了一个组合选择多个品种,提高了选择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杂交育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持小麦遗传多样性的杂交育种方法。
背景技术
杂交育种占地多、工作量大,遗传多样性差、育种成功率低,一直是困扰小麦育种的技术难题。而后代选择是小麦杂交育种的关键环节之一。我国小麦杂交后代的处理大多采用系谱法或混合选择法。系谱法采用点播家系逐代选株,单株种植、分系鉴定,选择效果相对较好,但存在费工费地,群体规模受限,异质性差的缺点。混合选择法采用淘汰劣株,混合收获种植、混合鉴定,群体异质性好,但存在占地多,选择效果相对较差。因此,如何在保持遗传多样性基础上,提高选择效果,节省人力物力是育种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持小麦遗传多样性的杂交育种方法,杂交后代遗传多样性好,实现了一个组合选择多个品种,提高了选择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保持小麦遗传多样性的杂交育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杂交F0代种子单粒点播种植,杂交F1代,每株选1穗收获,混合脱粒留种;
S2、F2、F3代单粒点播种植,田间选择足量的优良单株,保持低代材料的遗传多样性,每株留1穗,每穗留1/2混合脱粒,控制一定量的群体大小,保证收获种子均能在下一代群体中得到种植和表现;
S3、在上一代混合群体中选择优良单株,分株点播成为F4、F5代株系,分系比较收获,得到农艺性状相对稳定的株系;由于F3代选择保留了较多的基因类型和减少了收获种子数量,因此在F4或F5代也会出现相对较多的优良株系类型,同时还保证了百分之百优良基因类型在F4或F5代的种植表现,增加了选择范围,提高了育种成功率;
S4、收获株系种植小区成品系进行计产,鉴定品系产量,在保持品系多数优良性状的基础上,在品系内选择可以改良原始品系缺点的单穗,直至育成目标品种。在种植品系进行计产的同时,在品系内再对个别性状进行进一步的选择改良,提高了特异性品系的入选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邯郸市农业科学院,未经邯郸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08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