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节无油超高压压缩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10186.4 | 申请日: | 2021-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5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靖江虎贲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B35/04 | 分类号: | F04B35/04;F04B25/00;F04B39/12;F04B39/00;F04B39/10 |
| 代理公司: | 靖江市靖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19 | 代理人: | 陈秀兰 |
| 地址: | 214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三节 超高压 压缩机 | ||
1.三节无油超高压压缩机,包括电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左端连接有二级气缸组件(2),右端连接有一级气缸组件(3),所述二级气缸组件(2)包括电机座A(21)、偏心轮A(26),所述电机座A(21)顶部通过螺钉连接有同心缸套(22);所述电机座A(21)内电机(1)输出轴上左端设置有偏心轮A(26),偏心轮A(26)的偏心轴上通过轴承连接有连杆A(27),连杆A(27)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有同心活塞组件(28),同心活塞组件(28)设置在同心缸套(22)内,同心缸套(22)顶部设置有同心缸压盖(23);同心活塞组件(28)顶部连接有多个连接杆(211),连接杆(211)穿过同心缸压盖(23)与低压活塞组件(210)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同心缸压盖(23)内设置有闷头(212),闷头(212)上方设置有单向阀座(213),同心缸压盖(23)上通过螺纹连接有高压缸套(214),低压活塞组件(210)通过螺纹连接有高压推杆(29),高压推杆(29)设置在高压套缸(214)内;同心缸压盖(23)上设置有二级低压气缸(24),二级低压气缸(24)上设置有低压缸盖A(25);
所述一级气缸组件(3)包括电机座B(31)、偏心轮B(35),所述电机座B(31)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一级低压气缸(32),电机座B(31)内电机(1)输出轴上右端设置有偏心轮B(35),偏心轮B(35)的偏心轴上通过轴承连接有连杆B(36),连杆B(36)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有销轴(37),销轴(37)上连接有低压活塞(38),低压活塞(38)顶部通过螺丝连接有压板(39),压板(39)与低压活塞(38)之间设置有低压活塞环(311);低压活塞(38)和压板(39)设置在一级低压气缸(32)内;一级低压气缸(32)顶部设置有低压缸盖B(33),低压缸盖B(33)内设置有阀片(310),阀片(310)上面低压缸盖B(33)内设置有闷盖(34);所述低压缸盖B(33)上的出气口B(33-2)通过气管与低压缸盖A(25)上的进气口A(25-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节无油超高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同心缸压盖(23)上设置有出气口A(23-1),低压缸盖A(25)顶面设置有进气口A(2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节无油超高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缸盖B(33)顶面设置有进气口B(33-3),闷盖(34)与阀片(310)之间低压缸盖B(33)上设置有出气口B(3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节无油超高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同心活塞组件(28)、低压活塞(38)外圈分别设置有两道UPE耐磨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节无油超高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轮A(26)与偏心轮B(35)结构相同,开口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油超高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片(310)形状设置为“8”字形,阀片(310)左端面上设置有螺纹孔,阀片(310)底端面螺纹孔处设置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外圈设置有O型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三节无油超高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缸盖B(33)内设置有与阀片(310)相配合的腰形槽(33-1),阀片(310)与低压缸盖B(33)通过螺钉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节无油超高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座(213)设置为整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靖江虎贲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靖江虎贲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018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科用智能输液架
- 下一篇:基于栅格化3D打印分区路径规划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