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蓄热型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05511.8 | 申请日: | 202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50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智信共赢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075 | 分类号: | E04F13/075;E04F13/074;E04F13/076;E04F13/22;F28D20/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罗炳锋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蓄热 装配式 建筑 保温 墙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蓄热型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包括固定安装于建筑墙体外侧的墙体主体,所述墙体主体与建筑墙体之间连接有膨胀螺栓,用来实现墙体主体的稳定安装,且所述墙体主体的上端开设有楔槽;还包括:容置槽,开设于所述墙体主体的下端内部,所述容置槽的内侧活动设置有楔块;第二隔热板,嵌入安装于所述墙体主体的内侧。该高效蓄热型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可以利用相变材料实现对热量的有效蓄存,且可以通过材料的相变体积变化来驱动墙体对热量的交换控制以及对冷桥热量流失进行调节,实现对建筑内部温度的高效自动调控,绿色节能,同时可以在后续检修过程中可以对损坏墙体进行单独拆装,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保温墙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蓄热型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是一种非承重的功能性墙体,其一般现场装配于建筑承重墙体的外侧,从而实现对建筑的有效保温,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建筑的宗旨,但是现有的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仍存在着一些不足。
如公开号为CN111764585B的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装配式建筑墙体,其通过基墙、龙骨和建筑装饰墙体之间的配合,首先将玻镁板贴合在龙骨的外侧表面,使用螺栓将玻镁板与龙骨进行螺纹相连,在将保温层和隔音层依次放置在凹槽的内部,在将装饰板对玻镁板的外侧表面进行覆盖,在使用胀管插入到圆槽的内部依次贯穿装饰板、隔音层、保温层和玻镁板,然后使用螺钉插入到胀管的内部进行螺纹相连,可以使装饰板与玻镁板进行对接安装,期间无需使用胶水进行粘合作业,以免出现刺激性味以及化学元素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节能环保,但是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便对换热温度进行自动调控,导致建筑内部的温度无法保持在合适、舒适的温度,同时其采用楔块和楔槽卡合的方式来实现前提之间的稳定性,但是却导致在后续使用过程中不便对单个损坏的墙体进行快速拆卸,为后续的检修带来了不便,存在着一定的使用缺陷。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高效蓄热型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蓄热型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不便对换热温度进行自动调控,导致建筑内部的温度无法保持在合适、舒适的温度和不便对单个损坏的墙体进行快速拆卸,为后续的检修带来了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蓄热型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包括固定安装于建筑墙体外侧的墙体主体,所述墙体主体与建筑墙体之间连接有膨胀螺栓,用来实现墙体主体的稳定安装,且所述墙体主体的上端开设有楔槽;
还包括:
容置槽,开设于所述墙体主体的下端内部,所述容置槽的内侧活动设置有楔块;
集热片,均匀设置于所述墙体主体的外壁,用来实现热量的高效吸收;
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一体化设置于所述墙体主体的内侧,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的内部均开设有通孔,且所述通孔的内侧活动设置有导热柱,用来实现热量的接触传导和墙体蓄热;
第一隔热板,嵌入安装于所述墙体主体侧壁,所述第一隔热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气囊,用来实现对建筑内部温度的实时监测;
第二隔热板,嵌入安装于所述墙体主体的内侧,所述第二隔热板的内侧安装有第二气囊,用来实现自动控温作用。
优选的,所述膨胀螺栓等角度贯穿于墙体主体的边角处并与建筑墙体进行连接,且所述墙体主体下端设置的楔块与相邻墙体主体上端开设的楔槽凹凸配合,并所述楔块为保温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膨胀螺栓对墙体主体进行稳定安装,并且可以利用楔槽和楔块的凹凸配合,实现相邻墙体主体之间的稳定拼接,从而有效提高建筑整体外观的美观性,同时也可以通过楔块对相邻墙体之间的冷桥效应做出有效减弱,进一步提高了墙体的保温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智信共赢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智信共赢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55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载激光远程夜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测试设备及其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