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TiS3 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04430.6 | 申请日: | 202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93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张君蓉;张玉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S5/183 | 分类号: | H01S5/183;H01S5/30 |
代理公司: | 苏州三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12 | 代理人: | 仲崇明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tis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TiS3的垂直腔面激光器,包括上DBR、下DBR以及设置于上DBR和下DBR之间的有源层,所述有源层采用TiS3,所述上DBR和下DBR之间的微腔的厚度为1.74μm~2.44μm,激光器的发光波长λ=1260~1360nm。本发明利用TiS3与特定DBR微腔耦合,可实现O波段的垂直腔面激光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光电器件,特别是关于一种基于TiS3的垂直腔面激光器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5G通信,而一张高质量的承载网络是5G广泛应用的有力支撑,多分复用(WDM)技术是5G前传的关键性技术。随着5G建设规模的不断提高,对前传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都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基于此,O波段的优势便逐渐体现出来,O波段包含着1260~1360 nm波长范围的光,由于其色散导致的信号失真小,损耗低而被应用于光通信,而且O波段能够完美匹配5G的前传需求。基于此,O波段激光器的发展也成为了各领域的关注热点。
2017年,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黄维院士课题组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于霆教授的合作团队合作,采用二维半导体材料二硫化钨(WS2)作为增益介质并利用超薄的垂直谐振腔结构,在光泵下实现了室温低阈值连续的激光发射。技术上,二维半导体材料原子级平坦的特性以及易于制备和转移的优势使得二维半导体激活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制备与当前成熟的半导体单片集成工艺非常兼容。但是基于WS2的VCSEL仅能实现可见波段的激光。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TiS3的垂直腔面激光器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基于WS2的VCSEL仅能实现可见波段的激光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TiS3的垂直腔面激光器,包括上DBR、下DBR以及设置于上DBR和下DBR之间的有源层,
所述有源层采用TiS3,
所述上DBR和下DBR之间的微腔的厚度为1.74 μm ~2.44 μm ,
激光器的发光波长λ=1260~1360nm。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上DBR和有源层之间设置有上包覆层,所述上包覆层的厚度为3λ/2n1,n1为上包覆层的折射率;和/或所述下DBR和有源层之间设置有下包覆层,所述下包覆层的厚度为λ/2n2,n2为下包覆层的折射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包覆层和下包覆层的折射率小于有源层的折射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包覆层和下包覆层的材质为SiO2或MgF2。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上DBR和下DBR为SiO2/TiO2材料交替组成。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上DBR和下DBR的每个周期中,SiO2材料层的厚度为235nm,TiO2材料层的厚度为138nm,所述上DBR和下DBR的周期数分别为6和5,所述上DBR和下DBR之间的微腔的厚度为1.74 μm~2.38 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44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