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机零部件喷涂舱及其喷涂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403159.4 申请日: 2021-11-24
公开(公告)号: CN113953131A 公开(公告)日: 2022-01-21
发明(设计)人: 兰宇丹;雷小燕;张百灵;隋永华;邰会强;高佳星;张安琪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空天能源动力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05B16/40 分类号: B05B16/40;B05B12/12;B05B16/20;B05B14/40;B05B16/80;B05D3/04;B08B7/00
代理公司: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代理人: 郭晶
地址: 710100 陕西省西安市市辖区国家民用***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飞机 零部件 喷涂 及其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飞机零部件喷涂舱及其喷涂方法,包括内设多个隔间的方舱和喷涂系统,待喷涂飞机零部件放置在喷涂台上,在工作隔间内通过前处理装置对待喷涂飞机零部件进行激光清洗,之后将清洗后的待喷涂飞机零部件放置在喷涂台上,在喷涂隔间内移动位移装置带动喷枪对喷涂台上的待喷涂飞机零部件进行喷涂,在辅助隔间内所述空压机为隔膜泵和喷枪提供高压气体,隔膜泵由高压气体驱动将涂料桶中的涂料输送至喷枪内进行喷涂,在工作隔间内通过控制装置对喷涂过程径向控制,通过固化装置进行涂层烘干以及通过检测装置检测固化后涂层的性能参数。本发明采用一体化自动喷涂,提高喷涂质量,提升喷涂效率,减少涂料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喷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机零部件喷涂舱及其喷涂方法。

背景技术

采用雷达吸波涂料可不改变装备外形结构实现雷达隐身,且施工简便,成本低廉,效果显著,是现役武器装备的隐身改造和新型装备实现隐身功能采取的主要技术手段。但在装备的运输、贮存及作训过程中可能会因碰撞、划伤、自然老化等因素,造成雷达吸波涂层脱落或物理化学性能改变,致使涂层的隐身功能降低或丧失,严重影响装备战场的生存安全。而且隐身涂层很小的损伤或缺陷都可能引起隐身性能较大的恶化,所以对于吸波涂层的划伤等机械损伤必须及时进行修复。美国空军司令部就把隐身飞机的维修作为头号维修问题。

据统计,在F117战机服役初期,每飞行1h平均要有100h的维修工作量;B2飞机900m2表面的95%涂覆一种具有不同厚度的韧性吸波涂层,每次飞行后都需要对其表面隐身涂层进行掉屑、划伤和腐蚀等检查修复,且在两次飞行之间必须对损坏的蒙皮涂层进行修理。因此,美军高度重视雷达吸波涂层维修技术的研究,认为该技术对隐身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装备战斗力的形成与提高、甚至战争的胜负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目前,飞机涂层主要依靠人工喷涂进行修复,采用砂纸、铲刀等工具将损伤失效部位清理干净,刮涂吸波腻子、刷涂快速固化吸波涂料等方法修复涂层吸波功能。但是喷涂的漆料一般都是含有大量的苯、甲苯、二甲苯等具有较强危害性的化学成分,这对喷涂人员的身体健康将会造成较大的影响,而采用机器人喷涂,则可以避免工作人员直接接触大量化学物质。除此之外,随着技术的进步,涂层使用性能和可维护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工喷涂在漆膜性能、喷涂效率、涂料利用率方面高度依赖工作人员的经验,瓶颈日益显现,而且人工修复涂层质量不稳定,已经无法满足日益提高的飞机涂装工艺发展要求。

喷涂机器人凭借其优异的运动学控制和喷涂工艺参数的快速精确控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人工喷涂的劣势,通过涂料流量、雾化空气压力、扇形空气压力、机器人行走速度的协同控制,保证了涂膜的性能及均匀一致性。机器人行走轨迹精度高、速度均匀,扇形叠加量一致,有效避免了过喷、漏喷及无效喷涂现象,提高了提高工作效率、喷涂质量和涂料利用率,同时也能够降低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相对于自动喷涂机,喷涂机器人在操作和维护方面都具有更高的便利性,可以通过离线编程,有效降低进行现场调试所耗费的时间,同时可插件结构和模块化的设计,能够实现快速安装和更换元器件,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维修时间。与此同时,喷涂机器人的设备利用率也要远远高于自动喷涂机,从长远角度来说也是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

美国的应用研究表明,由于使用过程中受到环境腐蚀、机械损伤等因素的影响,隐身涂层的性能会逐渐下降,所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必须对涂层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及修复措施。从美国F-117,B-2,F-22、F35等隐身飞机的维修理念及维修技术来看,飞机吸波涂层的外场维修措施和维修方法向着快速修复的方向发展,采用快速固化工艺和人工智能操作实现对涂层厚度快速精确修复,这种维修方式不仅快捷有效,而且适应了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战场抢修的理念,因此飞机吸波涂层的修复今后发展的方向为: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快速固化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空天能源动力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空天能源动力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31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