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病毒防护用抗菌驻极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02392.0 | 申请日: | 202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03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徐竹孟;王庆江;黄海峰;邓立娟;王俊皓;栾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州结力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9/00 | 分类号: | C08J9/00;C08L23/12;C08K3/02;C08K3/08;C08K9/06;H01G7/0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宫兆俭 |
地址: | 261400 山东省烟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病毒 防护 抗菌 驻极体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病毒防护用抗菌驻极体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单晶硅和多晶硅计量后,得到硅类粉末;步骤2、将步骤1中所述的硅类粉末和偶联剂计量后,投入到高混机搅拌,得到储能粉;步骤3、将基体材料、储能粉、抗菌剂和加工助剂计量后,投入到混料机搅拌,经平行双螺杆挤出造粒,得到抗菌驻极体原料;步骤4、将步骤3中所述抗菌驻极体原料制成多孔性过滤器材后,放入驻极设备进行驻极处理,得到带静电场的微粒过滤部件。本发明通过在基体材料中增加储能粉和抗菌剂,能够长效储存电荷,大大提升了电荷的保持时间和静电场电压差,同时提高了杀灭病毒和细菌灭杀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驻极体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病毒防护用抗菌驻极体的制备方法,其属于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防尘罩、各种空调用元件、空气净化器、新风系统等各种装置中,多使用多孔过滤材,以达到集尘、保护、透气的目的。驻极体过滤材料能够将粉尘颗粒、病毒、细菌颗粒等吸附到材料表面,并利用裸露于材料表面的抗菌剂灭杀病毒和细菌。现有技术中的一般驻极体采用聚丙烯添加电气石或有机氟材料的方法,不利于环保且静电场强度弱,只利用了聚丙烯长链与支链间形成有夹角,电荷穿越时会在此处形成明显电场,随着时间、高湿度以及大空气流速等因素,电荷储存程度会逐渐减弱,衰减快,聚丙烯驻极体静电电荷的衰减所致的吸附性能降低;因此,亟需制备一种电荷稳定的具有杀菌作用的聚丙烯驻极体材料,且可广泛应用的高效的驻极体材料运用于杀菌过滤系统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病毒防护用抗菌驻极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病毒防护用抗菌驻极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单晶硅和多晶硅计量后,得到硅类粉末;
步骤2、将步骤1中所述的硅类粉末和偶联剂计量后,投入到高混机,搅拌速度为1000r/min,搅拌时间为3~5min,得到储能粉;
步骤3、将基体材料、储能粉、抗菌剂和加工助剂计量后,投入到混料机,搅拌速度为100r/min,搅拌时间30~50min,经平行双螺杆120~230℃挤出造粒,得到抗菌驻极体原料;
步骤4、将步骤3中所述抗菌驻极体原料制成多孔性过滤器材后,放入驻极设备进行驻极处理,得到带静电场的微粒过滤部件,驻极时间为10~30min,驻极电压为10KV~20KV。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单晶硅和多晶硅的尺寸为20~50μm。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单晶硅的质量百分数为10~90%,多晶硅的质量百分数为10~90%。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硅类粉末的质量百分数为97~99%,偶联剂的质量百分数为1~3%。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基体材料的质量百分数为50~80%,储能粉的质量百分数为10~30%,抗菌剂的质量百分数为1~10%和加工助剂的质量百分数为5~10%。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基体材料为聚丙烯树脂、聚乙烯、聚己内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聚偏二氟乙烯中的一种。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抗菌剂为以磷酸锆为载体的银系抗菌剂。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加工助剂为润滑剂和抗氧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州结力工贸有限公司,未经莱州结力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23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