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输入多输出雷达的非视距目标定位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00940.6 | 申请日: | 202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605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贾勇;王玲玉;徐子涵;陈川;钟晓玲;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41 | 分类号: | G01S7/41;G01S13/88;G01S13/89 |
代理公司: | 成都巾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60 | 代理人: | 邢伟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输入 输出 雷达 视距 目标 定位 方法 系统 | ||
1.基于多输入多输出雷达的非视距目标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街道的部分布局信息,构建非视距目标的多径信号模型与多径传播模型;
对收集的多周期雷达回波进行预处理生成距离像平面;
从距离像平面中选取一个周期的回波数据,对其执行后向投影成像和类似-后向投影成像算法操作生成两幅图像;
利用图像处理方法联合处理两次成像生成的图像,得到候选目标;
从距离像平面中提取各路径的时延;以路径时延为参考进行候选目标匹配,筛选出真实目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输入多输出雷达的非视距目标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径信号模型按照以下方式构建:
构建多建筑形成的转角形街道,所述多建筑包括Building-1和Building-2;
获取靠近雷达一侧的墙角C的位置[xc,yc]T;
确定位于雷达视野盲区的目标G=[xG,yG]T;
将多输入多输出雷达的第m个发射天线和第n个接收天线记为Tm=[xm,ym]T,Rn=[xn,yn]T;
街道宽度用Dw表示,Building-2的纵坐标用yw表示;
第m个发射天线发射的信号为s(t),第n个接收天线接收到的回波为Zm,n(t)。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输入多输出雷达的非视距目标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n个接收天线接收到的回波由如下公式表示:
式中,s(t)表示第m个发射天线发射的信号,I和J分别表示电磁波从发射天线传播目标(发射路径)的路径数以及从目标返回接收天线(接收路径)的路径数;τi(m)(G)和τj(n)(G)为第i条发射路径和第j条接收路径的传播时延;σi(m)和σj(n)代表后向散射系数;d(t)表示环境噪声,ξ(t)表示静止杂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输入多输出雷达的非视距目标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径传播模型按照以下方式构建:
假设从转角形街道中抽象出3条单程传播路径Pi,i∈{1,2,3},其中,P1表示衍射路径;P2表示在Building-1上反射的一阶反射路径;P3表示Building-2上反射的一阶反射路径;按照以下公式存储单程路径的往返路径组合:
P=[P11,P12...Pij,P33]T,i≤j,i,j∈{1,2,3}, (2)
其中,P表示路径存储向量,Pij表示单程路径的往返路径组合;
电磁波沿路径Pij从发射天线Tm传播到目标G再返回接收天线Rn的时延用以下公式计算:
τi,j(m,n)(G)=τi(m)(G)+τj(n)(G) (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094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