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通信天线的对准方法及控制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96215.6 | 申请日: | 2021-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36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周胜兰;任鹏;何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Q3/02 | 分类号: | H01Q3/02;H01Q1/32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彭竞驰 |
| 地址: | 05008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通信 天线 对准 方法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通信天线的对准方法及控制装置。该方法包括:通过全向接收天线接收第二车载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的多个第一信息,多个第一信息中的每个第一信息包括与第一信息对应的天线发射角度;在多个第一信息中,确定信号质量最强的第一信息,将信号质量最强的第一信息对应的天线发射角度,确定为第二车载无线通信设备的最佳发射角度;向第一车载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第二信息,以指示第一车载无线通信设备向第二车载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车载无线通信设备的最佳发射角度。本发明能够在卫星链路故障或者卫星信号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实现车载式无线通信设备之间的天线对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通信天线的对准方法及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车载式无线通信设备以其通信容量较高、单跳距离较远、机动灵活、环境适应能力强等优势,在偏远山区、电视广播、人防、军事行动等长通信场合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车载式无线通信设备之间的天线对准技术,多采用卫星定位的方案。在该方案中,主要依靠卫星提供的车载式无线通信设备位置信息进行定位,调整天线角度,实现两台车载式无线通信设备之间的天线对准。但在卫星链路故障或者卫星信号受到干扰的情况下,车载式无线通信设备无法获取双方的位置信息,导致无法实现车载式无线通信设备之间的天线对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天线的对准方法及控制装置,能够在卫星链路故障或者卫星信号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实现车载式无线通信设备之间的天线对准。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天线的对准方法,应用于第一接收机,第一接收机中包括全向接收天线,第一接收机用于连接第一车载无线通信设备,该方法包括:通过全向接收天线接收第二车载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的多个第一信息,多个第一信息中的每个第一信息包括与第一信息对应的天线发射角度;根据所述多个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车载无线通信设备的最佳发射角度,所述最佳发射角度用于表征在所述第二车载无线通信设备以最佳发射角度发射第一信息时,所述第一接收机接收到第一信息的信号质量最强;向第一车载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第二信息,以指示第一车载无线通信设备向第二车载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车载无线通信设备的最佳发射角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通信天线的对准方法,通过将第一车载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一接收机连接,第一接收机可以通过全向接收天线接收第二车载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的多个第一信息,并根据多个第一信息中,确定第一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质量最强的最佳发射角度。之后,向第一车载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指示第一车载无线通信设备转发该第二信息。由于第二信息可以指示第二车载无线通信设备的最佳发射角度,使得第二车载无线通信设备可以根据第二信息调整天线发射角度,无需卫星信号,即可实现车载无线通信设备之间的天线对准,保证车载无线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车载无线通信设备还用于分别以多个不同的天线发射角度发送多个第三信息,多个第三信息中的每个第三信息中包括与第三信息对应的天线发射角度;该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二车载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的第四信息;将第四信息发送给第一车载无线通信设备,其中,第四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车载无线通信设备的最佳发射角度,所述第一车载无线通信设备的最佳发射角度用于表征在所述第一车载无线通信设备以最佳发射角度发射第三信息时,所述第二接收机接收到第三信息的信号质量最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第一信息的发射功率相同,多个第三信息的发射功率相同;多个第一信息对应的天线发射角度中,相邻两个天线发射角度之间的角度间隔小于预设阈值,多个第三信息对应的天线发射角度中,相邻两个天线发射角度之间的角度间隔小于预设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二车载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五信息,第五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车载无线通信设备调整天线发射角度成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962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幕墙防水结构
- 下一篇:一种运动视频生成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