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能源电池包密封性自检系统及自检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88227.4 | 申请日: | 202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1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云汉动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32 | 分类号: | G01M3/3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王惠萍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中国(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电池 密封性 自检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池包密封性自检系统,包括用于向动力电池包提供压缩空气的供气装置,动力电池包内部设置电池包内部检测组件,供气装置与电池包内部检测组件连接。本发明的新能源电池包密封性自检系统,实现对动力电池包在装车后至动力电池包达到使用寿命期间的气密性的有效判定,从而保证了动力电池包运行安全性,延长动力电池包使用寿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新能源电池包密封性自检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电池包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电池包密封性自检系统及自检方法。
背景技术
新能源电动汽车中,电池包是其核心部件,电池包的密封性直接影响到电池系统工作的安全性,因此也影响到整车的使用安全。为了提高电池包的密封防水性能,需要对电池箱体密封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对密封条的结构和材料进行研究,使电池箱体和密封条结构完美结合,对保证电池包的安全性、提高使用寿命。电动汽车主要储能元件的电池包,装载着电池组,是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能够直接对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而为了车辆的安全性,电池厂商在设计电池包的时候,会根据车辆使用环境,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尽可能杜绝安全隐患,对于电池包的防水能力也是有一定要求的。
汽车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供电装置,如果不具备防水要求,不仅会漏电还会对汽车的使用安全造成威胁。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能量源,它能为整车提供驱车电能,为保护电包内部元器件不受灰尘、雨水等侵蚀,电池的气密性检测时指数必须达到一定的防尘防水等级。动力电池厂家在对其进行生产时,一般会针对电池进行防水性较强的精密性设计,使用的密封壳料主要有:橡胶密封圈、密封胶和泡棉胶带等等。但无论是使用哪种材料,对电池进行防水检测也是非常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寿命一般在8年以上,其核心部件电池包也须具有相同的使用寿命,故对密封材料也要如此。对于硅橡胶来说,它具有优异的耐候性,但作为密封材料,它还需具有较低的压缩永久变形性,否则后期防水性能和气密性会下降。为此,为了保证电池包在生命周期内密封性能满足设计要求,需要一套密封检测系统实时监控电池系统密封性是否完好。
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动力电池Pack作为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直接影响到整车的安全性。动力电池Pack的开发需要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安全因素,和对设计方案进行反复验证优化,防止动力电池PACK压力累积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对电池箱体的强度、刚度、散热、防水、绝缘等设计要求很高,所以电池箱体的设计和密封性测试就显得至关重要。随着动力电池Pack产量的提高以及对动力电池Pack自动化生产的要求,简单的水检法变得越来越不实用,而且新能源汽车也不具有气密性检测功能,无法在动力电池包出厂之后从动力电池包装车至动力电池包寿命结束期间对动力电池气密性是否完好进行判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电池包密封性自检系统,目的是实现对动力电池包在装车后至动力电池包达到使用寿命期间的气密性的有效判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新能源电池包密封性自检系统,包括用于向动力电池包提供压缩空气的供气装置,动力电池包内部设置电池包内部检测组件,供气装置与电池包内部检测组件连接。
所述供气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与空气压缩机连接的过滤器、与过滤器连接的干燥器和与干燥器连接的压力表,压力表与所述电池包内部检测组件连接。
所述供气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空气压缩机电连接的电源。
所述电池包内部检测组件包括用于与所述供气装置连接的气密检测口、设置于气密检测口处且用于控制气密检测口的开闭的第一电磁阀、用于控制防爆阀与动力电池包内部通断的第二电磁阀以及与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电连接的BMS总成。
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设置于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内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新能源电池包密封性自检方法,采用所述的新能源电池包密封性自检系统,且包括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云汉动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云汉动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882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冠心病标志物PRKAB2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气凝胶保温管壳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