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传感器系统供能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86123.X | 申请日: | 202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6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朱冠华;张清华;黄权斯;蔡业彬;孙国玺;李祖鹏;甘梓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D11/00 | 分类号: | G01D11/00;H02N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地址: | 525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感器 系统 装置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传感器系统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油设备、电连接的温差发电设备和锂电池;
所述温差发电设备包括引油管、保温外壳、温差发电片和散热器,所述引油管及所述温差发电片均设置在所述保温外壳的内部,且所述温差发电片的热端与所述引油管贴合,所述散热器与所述温差发电片的冷端贴合,所述引油管的进口及出口均与所述储油设备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系统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油管包括引流部及与所述温差发电片相贴合的传热部,所述传热部的另一端连接回油管,所述引流部的进油口及所述回油管的出油口均连接所述储油设备,且所述出油口的中心高于所述进油口的中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系统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油管为两根,所述回油管为一根,两根所述引油管的引流部及所述回油管均通过所述储油设备的油液口与所述储油设备相连通,且位于所述油液口部分的两个所述引流部的轴线均比所述回油管的轴线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感器系统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设备的内壁设有弧形挡板,其中一根所述引油管的所述引流部及所述回油管均设置在所述挡板的内侧,另一根所述引油管的所述引流部设置在所述挡板的外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感器系统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设备的内壁设有漏斗形收集槽,其中一根所述引油管的所述引流部的进油口连接所述收集槽。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系统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油管的进油口的高度为H1,所述储油设备的液位高度为H2,所述引油管的直径为D,则他们之间满足以下关系: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系统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温差发电设备的支架,所述支架的支撑面朝水平面倾斜设置,且其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30°,所述引油管的进口位于所述支架的高侧。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系统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发电片包括呈阵列排布的若干发电片单元,所述发电片单元之间的行间距为3-5毫米,所述发电片单元之间的列间距为1.5-2.5毫米。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感器系统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片单元为相并联连接的两列,每列的所述发电片单元之间相串联。
10.一种传感器系统供能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传感器系统的功耗;
确定发电功率及温差发电片单元的数量;
在储油设备的内部对应油液口安装挡板及收集槽;
在保温外壳内安装引油管;
在所述引流管上铺设温差发电片;
在温差发电片上安装散热器;
连接锂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未经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8612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电不停电作业使用新型安全隔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冲击高效快速推雪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