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用大麻二酚标准物质的制备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81554.7 | 申请日: | 2021-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7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吴迪;陈成;张敬轩;吕文彪;董海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冠卓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37/68 | 分类号: | C07C37/68;C07C39/23;C07C37/86;C12Q1/6895;C12Q1/686;C12N15/11;G01N1/28;G01N1/34;G01N1/40;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28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大麻 标准 物质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用大麻二酚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选取酚类物质基因相对表达量为7.0以上的工业大麻叶片并制浆,取5.0g该叶片浆样品与100mL质量分数80%的甲醇溶液,置于三角瓶中超声处理,时间15min、功率149W,然后在0.09MPa、65℃条件下,减压蒸馏除甲醇后备用。选取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制备复合直投式发酵剂。复合直投式发酵剂的添加量为发酵物料重量的0.01%,36℃静止发酵24h。发酵液经离心后取上清液经正己烷萃取后氮吹干燥,然后经甲醇溶解取上清液备用。制备表面均匀分布羟基的活化硅胶固相萃取柱,将上述上清液经固相萃取柱分离后,获得一种检测用大麻二酚标准品,经测定纯度范围为92.2%‑98.5%。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用大麻二酚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荧光定量PCR技术和一种生物发酵技术,结合固相萃取技术制备一种检测用大麻二酚标准物质,属生物和化学领域。
(二)背景技术
大麻是大麻科大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经济作物,具有重要的工业及药用价值,在我国已有5000多年的栽培利用历史。大麻的产品利用涉及纺织、造纸、军需、化工、建材、食品及制药等多个方面。大麻素是大麻植株中特有的含烷基和单萜基团的次生代谢物。目前,自大麻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大麻素有70多种,主要包括THC(tetrahydrocan-nabinol,四氢大麻酚)、CBD(cannabidiol,大麻二酚)、CBC(cannabichromene,大麻环萜酚)、CBN(cannabinol,大麻酚)、CBG(cannabigerol,大麻萜酚)及其丙基同系物THCV、CBDV、CBCV和CBGV等。其中的CBD是大麻中的非毒性和非成瘾性成分,能阻碍THC对人体神经系统的不利影响,是大麻酚类物质中最重要的生理活性成分之一,对于抗焦虑,镇痛、抗失眠、阿尔茨海默病和抗惊厥等有一疗效,并且具有治疗糖尿病、口腔疾病、风湿性疾病等生理活性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受遗传控制、生长环境和栽培条件影响,大麻CBD含量在个体之间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大麻叶、种子和茎等部位中。研究发现大麻中CBD含量与大麻二酚酸合成酶基因(CBDAS)mRNA表达量之间呈正相关。目前大麻酚类物质含量的检测方法所用的标准物质均为化学合成,成本高、合成难度较大,限制了大麻酚类物质的检验,天然高纯度大麻酚类物质的制备尚属国内空白领域。
本发明利用荧光定量PCR,筛选CBD含量高的组织,采用生物发酵技术,将大麻中高分子纤维素水解后释放出大麻酚类物质,根据大麻二酚的分子量,制备COF修饰硅胶固定相,利用有机溶剂萃取,经色谱柱分离后获得一种纯度范围为92.2%-98.5%的检测用大麻二酚标准物质。该发明的实施填补了天然大麻二酚标准物质的制备的领域空白,实现我国对大麻酚类物质医药产品领域的初步突破。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合荧光定量PCR技术和生物发酵技术制备大麻二酚标准物质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1实验材料的选择
选取工业大麻叶片,液氮速冻,保存于-80℃。
1.1工业大麻叶片组织的RNA提取及反转录
提取工业大麻叶片的总RNA,浓度为415.6ng/μl,经DNase I消化处理后,反转录合成cDNA,反转录时体系中加入0.8μg RNA。并以此为模板进行荧光定量PCR反应。
1.2CBDAS的荧光定量PCR
以cDNA为模板进行荧光定量PCR反应,复孔重复三次。使用Primer Premier 5.0设计荧光定量PCR中CBDAS的引物为:
CBDAS F:5’-ATGAAGTGCTCAACATTCTTCT-3’
CBDAS R:5’-TTAATGACGATGCCGTGGAAG-3’
内参基因18S的引物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冠卓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冠卓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815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