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半终粉粉磨用的多级内循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75863.3 | 申请日: | 2021-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6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朱顺明;朱潇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吉达粉体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B02C23/12;B02C23/14;B07B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时嘉鸿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半终粉粉磨用 多级 循环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半终粉粉磨用的多级内循环系统,包括第一筛选模块和第二筛选模块,第一筛选模块的三个出料端分别与成品入库模块、辊压机模块、水泥磨模块连通,所述辊压机模块的出料端接通第一筛选模块的入料端;所述水泥磨模块的出料端接通第二筛选模块的入料端,第二筛选模块的两个出料端与水泥磨模块的入料端和成品入库模块的入料端连通。本发明中,通过多种模块的组合,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粉磨系统不具备多级分离选粉功能,仅简单的一次分离成品(粒径合格的粉末)和非成品(粒径合格的粉末)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泥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现半终粉粉磨用的多级内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水泥生产大国,水泥粉磨技术直接影响着水泥工业振兴和发展,粉磨电耗占水泥生产总电耗的65%-75%,粉磨成本占水泥生产总成本的35%左右,在能源日趋紧张的今天,降低水泥电耗是水泥企业的发展方向。
市场上有多种规格与结构不同的粉磨系统,包含的结构都有各自的差别。有关文献也公开了各种选粉机的结构与特征,但这类粉磨系统大多不具备多级分离选粉功能,仅简单的一次(一级)分离成品(粒径合格的粉末)和非成品(粒径合格的粉末),且其成品性能不能随产品需求而进行灵活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半终粉粉磨用的多级内循环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粉磨系统不具备多级分离选粉功能,仅简单的一次分离成品(粒径合格的粉末)和非成品(粒径合格的粉末)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种实现半终粉粉磨用的多级内循环系统,包括第一筛选模块和第二筛选模块,第一筛选模块的三个出料端分别与成品入库模块、辊压机模块、水泥磨模块连通,所述辊压机模块的出料端接通第一筛选模块的入料端;所述水泥磨模块的出料端接通第二筛选模块的入料端,第二筛选模块的两个出料端与水泥磨模块的入料端和成品入库模块的入料端连通。
优选的,所述辊压机模块的入料端接通上料模块,所述第一筛选模块的三个出料端分别为成品出料端、半终粉出料端和粗粉出料端,所述成品出料端与成品入库模块连通,所述半终粉出料端与水泥磨模块连通,所述粗粉出料端与辊压机模块连通。
优选的,所述水泥磨模块将半终粉出料端的半终粉研磨后,输送至第二筛选模块,通过第二筛选模块的筛选后,合格粉末进入成品入库模块,不合格粉末再次输出至水泥磨模块进行研磨。
优选的,所述辊压机模块的出料端通过提升机构接通第一筛选模块的入料端;所述水泥磨模块的出料端通过提升机构接通第二筛选模块的入料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筛选模块包括有:选粉机,所述选粉机包括:机体外壳,所述机体外壳上端固定设有驱动装置,所述机体外壳下部设为漏斗型,且机体外壳下端设有粗粉出料端。
优选的,所述机体外壳上表面设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下端连通入料腔,所述入料腔下端连通整流转子;
驱动转轴,所述驱动转轴竖直设置在机体外壳中心位置,且所述驱动转轴上端延伸出机体外壳;
套筒,所述套筒转动套接在驱动转轴上,所述套筒上端延伸出机体外壳,所述驱动转轴延伸出套筒,所述驱动转轴和套筒均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旋转;
所述整流转子安装在套筒上,所述整流转子下端设有三通分料锥;
导向叶片,所述导向叶片设置在整流转子周侧;
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为漏斗形,且固定架套接在三通分料锥外侧,所述固定架上端连接导向叶片;
出料盘,所述出料盘固定设置在驱动转轴上,且所述出料盘上端连通三通分料锥;
所述三通分料锥上端连通整流转子,所述出料盘下端连通有半终粉管,且所述半终粉管下端设有半终粉出料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吉达粉体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吉达粉体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758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