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扇形软管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74246.1 | 申请日: | 2021-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3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丁标;王琼;顾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L3/00 | 分类号: | F16L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远同律师事务所 31307 | 代理人: | 刘必榕 |
地址: | 20120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扇形 软管 支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扇形软管支架,其包括若干个固定于甲板的竖直撑杆,竖直撑杆之间固设有水平撑杆,水平撑杆设于竖直撑杆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水平撑杆上固设有两个侧面板;水平撑杆穿设于侧面板;两个侧面板之间固设有支撑件,支撑件的顶部和水平撑杆的顶部形成用于支撑软管的弧形支撑通道;侧面板的上端部高于支撑件的顶部;侧面板的上端部高于水平撑杆的顶部。本发明能够减小支架的体积和重量,同时能够限制软管因横向摆动引起的滑移,防止软管因扭结被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扇形软管支架。
背景技术
油船或液化气船在进行船对船过驳作业时,两船之间通常需要采用软管连接。为了防止在过驳作业操作或支撑软管时造成软管损坏,应采用合适的软管支架,以确保软管的弯曲半径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目前流行的做法是在船舶过驳作业区域设置钢管型式的软管支架,支架最上层钢管的直径应不小于所用软管内径的6倍,软管支架体积和重量很大。由于钢管表面光滑,无法限制软管因横向摆动而引起的滑移,从而因扭结被损坏。
现有的软管支架,为了满足软管最小弯曲半径的要求,水平钢管的直径应不小于软管内径的6倍,导致软管支架的体积和重量很大。由于钢管表面光滑,无法限制软管因横向摆动引起的滑移,从而因扭结被损坏,降低了软管的使用寿命,给船对船作业带来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扇形软管支架。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扇形软管支架,其包括若干个固定于甲板的竖直撑杆,竖直撑杆之间固设有水平撑杆,水平撑杆设于竖直撑杆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水平撑杆上固设有两个侧面板;水平撑杆穿设于侧面板;两个侧面板之间固设有支撑件,支撑件的顶部和水平撑杆的顶部形成用于支撑软管的弧形支撑通道;侧面板的上端部高于支撑件的顶部;侧面板的上端部高于水平撑杆的顶部。
支撑件包括多个支撑钢管;支撑钢管的两端分别固接于两个侧面板。
支撑钢管的外径小于水平撑杆的外径。
支撑钢管的顶部均不高于水平撑杆的顶部。
水平撑杆的顶部形成弧形支撑通道的顶部。
水平撑杆的两侧均设有支撑钢管。
水平撑杆两侧的支撑钢管的数量相同。
支撑钢管之间相互平行。
侧面板的上端部为弧形。
侧面板的上端部固设有防磨圆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扇形软管支架,在满足软管弯曲半径的条件下,水平撑杆无需使用大直径的钢管,其他部件也不需要大直径钢管,从而降低了支架的体积和重量,同时本支架能够限制软管因横向摆动引起的滑移,防止软管因扭结被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向视图。
图3为图2中B-B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在支撑软管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发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扇形软管支架,其包括若干个固定于甲板11的竖直撑杆10,竖直撑杆10之间固设有水平撑杆20,水平撑杆20设于竖直撑杆10的顶部。
水平撑杆20上固设有两个侧面板30;水平撑杆20穿设于侧面板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未经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742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