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加长改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66453.2 | 申请日: | 202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55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曹晔;王友亮;孙晓锋;赵伟;范军;袁晨晨;王之飞;严波;任海涛;谷新华;林怡;沈伟;桑桥;王坤;柏甲鹏;吴健;陈文华;孟闯;陆峻飞;杨涛;姜诗源;陈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南京航道工程局 |
主分类号: | B63B83/10 | 分类号: | B63B83/10 |
代理公司: | 南京华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5 | 代理人: | 裴素艳 |
地址: | 21001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加长 改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加长改建方法,属于船舶加长改建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船舶勘测划线,切割,艏段拉移,分段搭载,艏段合拢和配套设备改装。本发明利用气囊和牵拉装置配合的方法来实现艏段的位移,克服船厂基础设施不足的困难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成本,对船厂的基础要求不高,无论船坞、船台均适用,适用性广、成本低、周期可控;“五段线检验法”通过五条线段配合激光器测量并记录船舶位置的挠度值,分段采用“小分段搭载法”能及时对搭载和合拢的分段进行微调,提高加长改建的精度;分段划线后对艏段的大开口处和结构强度薄弱处进行支撑加固,所切割平面与船舶中心线垂直,进一步确保船舶精度可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加长改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加长改建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世界贸易中航运运输占比最大,然而新造船舶成本大、周期长、投入高,船舶的加长改建能满足在短时间内增加运力,提高船舶利用率的需求。然而船舶的加长改建虽然优势明显可是技术难度大,技术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目前加长改建的工艺常用“浮沉法”和“轨道拉移法”,由于“浮沉法”只适用于浮船坞受制于船厂基础设施,且需要做的固定加强偏多,切割开的艏艉段为了避免泡在水里还需要做相应的保护措施;而“轨道拉移法”需要专门的轨道或者平板车,对船厂的基础要求更高,相对而言投入成本大,综合考虑,以上两种方法使用成本较高且对船坞和船台需要改建,不适合规模较小的船厂。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船舶加长改建方法,减少船坞或船台的结构改动,降低船舶改建成本。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船舶加长改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船舶勘测划线:船舶进坞或船台落墩后画五条段线,包括在主甲板上画出两条平行于船舶纵向的第一直线并打洋冲点、在左右直底上各画出一条平行于船舶纵向的第二直线并打洋冲点、将船舶中心线投影至地面并在地面画出船舶中心标记线;在五条段线上设置永久支架并在支架上设置激光器,使用激光器测量并记录两条第一直线、两条第二直线和船舶中心标记线这五条段线对应船舶位置的挠度值;在船舶外表上面画船舶横断面的切割环线,所述切割环线垂直于船舶纵向,将船舶分为艏段和艉段;
S2、切割:对切割环线处进行切割,将艏段和艉段分割。
S3、艏段拉移:在艏段底部设置多个气囊,利用所述气囊充气抬升艏段,在船艏方向设置牵拉装置,利用牵拉装置配合气囊将艏段向船艏方向牵拉到指定位置;
S4、分段搭载:以艉段作为基准段,吊装分段,根据所述五条线段及记录的挠度值和激光器初步定位分段的位置,初步定位完毕后,在强结构位置安装临时定位码板,对焊前精度进行检测,检测后焊接;
S5、艏段合拢:利用牵拉装置配合气囊将艏段向船艉方向移动,在艏段的中心线前后布置第二吊锤对应船舶中心标记线,第二吊锤用于检测艏段回靠偏差度,利用第一直线、第二直线和船舶中心标记线配合激光器以及前期记录的挠度值控制艏段的合拢精度,利用气囊充气的压力调整艏段的前后高度,使艏段到达预定位置和高度,此时气囊保持充气状态,然后在艏段底部布置可调节高度的坞墩,当坞墩布置完成后,再次利用五段线配合激光器检验艏段的定位精度,在船舶上安装定位码板,再次检查坞墩都已受力,逐个将气囊放气撤离,对合拢口进行焊接;
S6、配套设备改装:船舶管系和电缆对应延长,设备安装。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在船舶横断面处左右舷顶列板各取两个点打洋冲点,在船舶横断面处左右平底安装舭龙骨处取两个点打洋冲点,拉线弹线,初步确定切割环线的位置,再根据是否与五段线垂直对切割环线的位置进行再次校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南京航道工程局,未经长江南京航道工程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64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