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涡旋球差分布的自由曲面焦深扩展型人工晶状体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65661.0 | 申请日: | 202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6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赵紫微;晏飞燕;史小文;张明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世纪康泰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16 | 分类号: | A61F2/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何静 |
地址: | 300462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涡旋 分布 自由 曲面 焦深 扩展 人工 晶状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涡旋球差分布的自由曲面焦深扩展型人工晶状体,所述人工晶状体包括光学主体(1)、第一支撑襻(2)和第二支撑襻(3),本发明光学主体具有涡旋球差分布的自由曲面光学区,实现焦深扩展;同时远、中视力之间连续视程;并且该结构不受瞳孔大小的限制,植入眼在任何用眼环境下均有景深延长的视力;在不同瞳孔大小下渐进平衡角膜球差;提升光能利用率;减少眩光,提高视觉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用透镜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通过涡旋球差分布自由 曲面实现焦深扩展的人工晶状体。
背景技术
人工晶状体及相应的手术技术在几十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晶状体置 换手术方式由最初的以大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过渡发展为现在的小切口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时间短、组织损伤小、 伤口修复快。
白内障的治疗也由传统的复明手术发展为更具挑战的屈光手术,患者眼不 仅要看得见,还要看得清、看得好。人工晶状体不具备调节能力,因为患 者眼不能像正常人眼本能调焦,远中近视力自由切换。
人工晶状体按照焦点个数可以分为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和多焦点人工晶 状体。国内市场上绝大部分的人工晶状体产品都是单焦点的,单焦点人工 晶状体成像质量较好、性价比高。但是只能实现远距离视力(距离人眼正 前方4米),中距离(距离人眼正前方66厘米左右)和近距离(距离人眼 正前方40厘米左右)无法清晰成像;多焦点的设计初衷是为了解决视程单 一的问题,可以是双焦点或者三焦点,弥补了中近距离视力不足。但是有 些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将有限的光能过于分散,导致每个焦点的成像不够清 晰。同时有些患者术后不能适应多个像之间的干扰和衍射结构带来的眩光。
也有研究者设计提出可调节人工晶状体的构想,如专利US6178878和 US10721155等。所有这些可调节人工晶状体设计均使用机械结构来实现人 工晶状体在人眼中的位移实现变焦。复杂的机械结构在人眼内不可控制, 安全性有待考证;同时可调节人工晶状体的作用依赖于睫状肌或者悬韧带 组织的生物力,对于大部分失去调节能力的老花眼,有效性存疑。此类产 品在国内市场还没有获证产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申请人提供了一种涡旋球差分布 的自由曲面焦深扩展型人工晶状体。本发明光学主体具有涡旋球差分布的 自由曲面光学区,实现焦深扩展;同时远、中视力之间连续视程;并且该 结构不受瞳孔大小的限制,植入眼在任何用眼环境下均有景深延长的视力; 在不同瞳孔大小下渐进平衡角膜球差;提升光能利用率;减少眩光,提高 视觉舒适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涡旋球差分布的焦深扩展型人工晶状体,所述人工晶状体包括 光学主体(1)、第一支撑襻(2)和第二支撑襻(3),所述光学主体(1) 具有涡旋球差分布。
所述光学主体(1)、第一支撑襻(2)和第二支撑襻(3)为一体式结 构,采用同一种材料,整体成型。
所述光学主体(1)周边具有360°直角方边,有效的抑制后发性白内 障的产生。
所述光学主体(1)由两个光学表面组成,其中至少有一个面是涡旋球 差分布的自由曲面,自由曲面由曲面片S1,S2,S3…Sn-1,Sn构成,n为 正整数,n≥3。S1,S2,S3…Sn-1,Sn的组合方式为是顺时针连续排布或 者逆时针连续排布或者轴对称排布,如图4和图5。
每个曲面片遵循非球面表征方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世纪康泰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世纪康泰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56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