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纳米颗粒酶联增敏的镉离子微流控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64496.7 | 申请日: | 202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2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尹彬沣;周佟;杨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G01N27/00;G01N35/00;B01L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王晓东;赵荔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纳米 颗粒 酶联增敏 离子 微流控 检测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基于纳米颗粒酶联增敏的镉离子微流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待测水样注入检测芯片中的待测水样存储腔(206a);
检测芯片中的螯合剂存储腔(206b)和待测水样存储腔(206a)分别同时输出螯合剂和待测水样,待测水样和螯合剂混合反应后生成螯合物,螯合物进入检测芯片的反应腔(206w);
依次将存储在检测芯片中的AChE-AuNPs-抗体溶液和Fe3O4-抗原分别挤入反应腔(206w)内,与螯合物反应;
静置2min,磁分离后,存储在检测芯片中的清水挤入反应腔(206w),洗去上浮的清液,上浮的清液进入废液腔(206n);
将存储在检测芯片中的Ach溶液挤入反应腔(206w),使Ach溶液充满反应池,大量混合液被进入废液腔(206n);
检测仪(100)检测插入反应腔(206w)内的电极组件的电压,得到电压和ph值的关系以及ph变化和镉离子浓度的关系,实现待测水样中镉离子浓度的检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纳米颗粒酶联增敏的镉离子微流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相互独立的工作电极(211)、参比电极(208)和对电极(21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纳米颗粒酶联增敏的镉离子微流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前制备好螯合剂、AChE-AuNPs-抗体溶液、Fe3O4-抗原和工作电极(21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纳米颗粒酶联增敏的镉离子微流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螯合剂的步骤具体为,
将10mmol/L的乙二胺四乙酸溶液以1:10的比例倒入pH为7.4的0.01mol/L HEPES缓冲溶液中,混合均匀,用作游离镉离子的螯合剂。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纳米颗粒酶联增敏的镉离子微流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AChE-AuNPs-抗体溶液的步骤具体为,
向锥形瓶中分别倒入5mL的1mol/L氯金酸溶液和195mL水。利用高速磁力搅拌加热至沸腾,在沸腾7~8min后迅速加入10g/L的柠檬酸三钠溶液4mL;
加热20min后,搅拌约10min,冷却到室温后,4℃保存备用;
取10μL的0.1mol/L碳酸钾溶液,倒入1mL上述制得的AuNPs溶液,混合均匀作为C液备用;
向抗体中加入的0.002mol/L硼酸盐缓冲溶液(pH 8.0),稀释至6mg/L后取1mL作为D液备用;
将C液倒入D液,室温下摇床孵育50min;
向混合液中加入100μL的100g/L的BSA溶液,继续摇床孵育2h;
将混合物倒入离心管中以8000r/min离心25min;
沉淀物重悬于含有50g/L pH为8.0海藻糖的0.002mol/L硼酸盐缓冲溶液中,4℃保存备用;
取1g/L的AChE溶液20μL,倒入100μL的AuNPs-抗体溶液,混合均匀后在黑暗环境中摇床孵育2h,以7000r/min转速离心10min后弃去上清液,重复离心3次,将沉淀物重悬于100μL超纯水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449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