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锯齿状边缘的合页式畸变发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62809.5 | 申请日: | 202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5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李传鹏;赵文燕;胡骏;王英锋;王志强;阮立群;朱春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5/02 | 分类号: | G01M15/02;G01M15/1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韩天宇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锯齿状 边缘 合页 畸变 发生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锯齿状边缘的合页式畸变发生器,包含两个合页、四个套筒、芯轴、四个作动条、以及推拉杆;四个套筒依次套在芯轴上,能够自由转动,第一、第三个套筒和其中一个合页的一边固连,第二、第四个套筒和另一个合页的一边固连;两个合页远离套筒的一边均设有锯齿结构。工作时,通过推拉杆和四个作动条控制两个合页开合,两个合页边缘的锯齿结构不仅能够改变大尺度涡结构,实现下游流场湍流度的调节,而且还能够降低实验过程中的噪声,改善实验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锯齿状边缘的合页式畸变发生器。
背景技术
在航空发动机发展初期,各国一味追求高性能,忽视了进气畸变对发动机带来的影响。随着现代飞机高机动性的要求和S弯进气道的提出,飞机的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进气道内流场畸变问题日益突出,这不仅会降低发动机的稳定工作裕度,甚至造成发动机失速,喘振和空中停车,给飞机的安全飞行带来了严重威胁。国内外对进气畸变的研究主要通过实验手段,往往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如何在地面试车台产生与实际飞行中相同的畸变图谱,成为发动机畸变实验的关键。
现有的进气畸变模拟技术中,总压畸变模拟技术最为重要和丰富,包括模拟网、插板模拟器、空气喷流畸变发生器等。模拟网通过调整网栅的疏密分布来得到所需的畸变图谱,一般根据飞机实际的畸变图谱研制,研制周期长,加工调整困难,且通过畸变网的气流脉动较小,无法模拟动态畸变;插板模拟器在管道内布置特定形状的挡板,通过移动挡板来模拟动态畸变,但无法产生准确的畸变图谱;空气喷流发生器使用一组空气喷气系统形成不均匀流场,可以较好地模拟动态畸变,但结构复杂,实验操作难度大,工程适用性不强。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畸变元件,使其不仅与目标畸变图谱有良好的吻合度,还能同时满足稳态畸变与动态畸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所涉及到的缺陷,提供一种锯齿状边缘的合页式畸变发生器,通过在合页侧边切割出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锯齿结构,并单独控制多个锯齿状边缘的合页式畸变发生器的开合角度,能够快速改变流场中的压力畸变状态,实现瞬态畸变,准确模拟出实际飞行情况下产生的畸变图谱。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锯齿状边缘的合页式畸变发生器,包含第一合页、第二合页、第一至第四套筒、芯轴、第一至第四作动条、推拉杆;
所述第一至第四套筒结构相同,均为两端开口的空心圆柱体,依次套在所述芯轴上,能够在芯轴上自由转动;
所述第一合页、第二合页结构相同,均为矩形板,包含依次首位相连的第一至第四侧边,其中,所述第一合页的第一侧边分别和所述第一套筒、第三套筒的侧壁固连;所述第二合页的第一侧壁分别和所述第二套筒、第四套筒的侧壁固连;所述第一合页、第二合页通过芯轴以及第一至第四套筒能够相对打开或闭合;
所述第一合页、第二合页的第三侧边上都设有锯齿结构,第二侧边、第四侧边上都对称设有铰接点;
所述推拉杆平行于所述芯轴设置;
所述第一作动条、第二作动条的一端分别和第一合页第二侧边、第二合页第二侧边上的铰接点铰接,第一作动条、第二作动条的另一端均和所述推拉杆铰接;所述第三作动条、第四作动条的一端分别和第一合页第四侧边、第二合页第四侧边上的铰接点铰接,第三作动条、第四作动条的另一端均和所述推拉杆铰接;
所述推拉杆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至第四作动条带动第一合页、第二合页相对打开或闭合。
作为本发明一种锯齿状边缘的合页式畸变发生器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第一合页、第二合页的第三侧边上的锯齿结构均采用三角形锯齿。
作为本发明一种锯齿状边缘的合页式畸变发生器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第一合页、第二合页的第三侧边上的锯齿结构均采用方形锯齿。
作为本发明一种锯齿状边缘的合页式畸变发生器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第一合页、第二合页的第三侧边上的锯齿结构均采用半圆形锯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28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