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停车场的车位匹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57563.2 | 申请日: | 202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37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9 |
发明(设计)人: | 罗仕漳;王德志;雷勇;周洁;王子瑜;唐畅;张锐清;王春雷;乐奇华;孙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14 | 分类号: | G08G1/14;H04W4/021;H04W4/40;H04W4/80;H04W64/00;G01S5/02;H04W4/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孙宝海;袁礼君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停车场 车位 匹配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可读 介质 | ||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停车场的车位匹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该方法包括:确定车位占位标识符指示为空车位的目标车位终端;接收目标车位终端返回的最接近车辆终端;根据最接近车辆终端与多个定位蓝牙信标的RSSI值确定最接近车辆终端的质心位置;确定目标车位终端所处的目标通道;计算最接近车辆终端的质心位置和目标通道的距离,获得目标距离;若目标距离小于距离阈值,则确定目标车位终端和最接近车辆终端匹配,向目标车位终端和最接近车辆终端发送匹配通知,以便最接近车辆终端行驶至目标车位终端所处车位进行停车。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停车场的车位匹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能够实现停车场内车位与车辆的快速匹配。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智能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停车场的车位匹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在消费高峰期间(例如中午12点或晚上18点),大型商超的地下停车场基本无空车位。不少入场汽车在停车场内沿途游弋,期望有车正好离场从而抢占、或希望能幸运突然发现某空车位、甚至伺机停靠在非车位场地。为争抢车位而发生的争执事件时有发生。
目前已有的地下停车场导航方案并不实用。例如消费高峰时期,空车位是转瞬即逝的。往往在车位导航期间,空车位就已被其他车辆强行占用。且上述地下停车场导航方案的建设复杂、逻辑繁复、费用高昂。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停车场的车位匹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停车场的车位匹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能够实现停车场内车位与车辆的快速匹配。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停车场的车位匹配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车位占位标识符指示为空车位的目标车位终端;接收所述目标车位终端返回的最接近车辆终端,所述最接近车辆终端是所述目标车位终端根据多个待匹配车辆终端发送的RSSI值在所述多个待匹配车辆终端中确定;根据所述最接近车辆终端与多个定位蓝牙信标的RSSI值确定所述最接近车辆终端的质心位置;确定所述目标车位终端所处的目标通道;计算所述最接近车辆终端的质心位置和所述目标通道的距离,获得目标距离;若所述目标距离小于距离阈值,则确定所述目标车位终端和所述最接近车辆终端匹配,向所述目标车位终端和所述最接近车辆终端发送匹配通知,以便所述最接近车辆终端行驶至所述目标车位终端所处车位进行停车。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目标车位终端发送蓝牙广播信息;所述目标车位终端接收K个待匹配车辆终端响应所述蓝牙广播信息返回的RSSI值,K为大于0的整数;所述目标车位终端将接收到的RSSI值中的最小值对应的待匹配车辆终端确定为所述最接近车辆终端。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目标距离大于或等于距离阈值,则接收目标车位终端返回的与所述目标车位终端具有次小RSSI值的待匹配车辆;将该待匹配车辆确定为更新后的最接近车辆终端,以根据更新后的最接近车辆终端和第i个目标通道的距离确定所述目标车位终端和更新后的所述最接近车辆终端匹配。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目标车位终端包括第一目标车位终端和第二目标车位终端,所述方法还包括:若与第一目标车位终端匹配的最接近车辆终端和与第二目标车位终端匹配的最接近车辆终端为同一待匹配车辆终端,则获得所述最接近车辆终端与第一目标车位终端的第一RSSI值,以及与第二目标车辆终端的第二RSSI值;若第一RSSI值小于第二RSSI值,则将所述最接近车辆终端作为第一最接近车辆终端且与所述第一目标车位终端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75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