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数据传输方法及其相关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57207.0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58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罗浩;周杨;宁亮;吴秋玉;刘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00 | 分类号: | H04W36/00;H04W36/14;H04W36/06;H04W36/30;H04W88/06;H04W88/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石朝清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数据传输 方法 及其 相关 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检测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信号强度,判断所述信号强度是否小于预设值,当所述信号强度小于所述预设值时,第一电子设备判断第二电子设备的当前业务状态,根据所述当前业务状态确定适合所述当前业务状态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及第二电子设备分别对应的工作模式;第一电子设备将工作模式切换为所述确定出的适合当前业务状态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工作模式,并发送指令指示第二电子设备将工作模式切换为所述确定出的适合当前业务状态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工作模式。本发明实施例可根据业务状态切换工作模式,提高了通信质量和数据传输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数据传输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线中的2.4G或5G具体是指信号传输频段,2.4G是基于IEEE 802.11b的技术标准,其频段处于2.400GHz~2.4835GHz之间;5G则是指基于IEEE 802.11ac的技术标准,其频段处于5.15~5.825GHz之间。2.4G无线和5G无线比较,2.4G无线工作在2.4GHz频段,频率低波长长,在空气或障碍物中传播时衰减较小,可传播较远的距离更远,但2.4G信号频宽较窄,家电、无线设备大多使用2.4G频段,无线环境较为拥挤,干扰较大。5G WIF信号频宽较宽,无线环境比较干净,干扰少,网速稳定,可以支持更高的无线速率;同时,5G信号频率较高,在空气或障碍物中传播时衰减较大,覆盖距离一般比2.4G信号小。
在实际应用场景中,AP与STA在5G频段进行通信时,当STA的位置根据用户的移动而发生变动,由于5G信号的覆盖范围有限,可能导致STA与AP的信号连接强度不佳,进而导致通信质量下降。AP与STA在2.4G频段进行通信时,当接入设备较多时,由于信号频宽较窄,无线容易受到的干扰,也会造成网速下降及通信质量下降。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无线数据传输方法及其相关设备,利用了5G频段吞吐优势和抗干扰的特性以及2.4G的覆盖能力强的优点,提高了通信质量和数据传输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中包括以下步骤:第一电子设备检测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信号强度,判断所述信号强度是否小于预设值,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均工作在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当所述信号强度小于所述预设值时,第一电子设备判断第二电子设备的当前业务状态,根据所述当前业务状态确定适合所述当前业务状态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及第二电子设备分别对应的工作模式;所述根据所述业务状态确定第一电子设备及第二电子设备的对应的工作模式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若所述业务状态为第一业务状态,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分别对应的工作模式均为第三模式,所述第三模式为在2.4G和5G频段发送数据,且在2.4G和5G频段接收数据;若所述业务状态为第二业务状态,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工作模式为第五模式,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工作模式为第四模式;若所述业务状态为第三业务状态,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工作模式为第四模式,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工作模式为第五模式;其中,所述第一模式为在5G频段发送数据,且在5G频段接收数据;所述第二模式为在2.4G频段发送数据,且在2.4G频段接收数据;所述第四模式为在2.4G频段发送数据,且在5G频段接收数据;所述第五模式为在5G频段发送数据,且在2.4G频段接收数据;第一电子设备将工作模式切换为所述确定出的适合当前业务状态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工作模式,并发送指令指示第二电子设备将工作模式切换为所述确定出的适合当前业务状态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工作模式。
以上实施例中,可根据业务状态切换工作模式,同时利用了5G频段吞吐优势和抗干扰的特性以及2.4G的覆盖能力强的优点,提高了通信质量和数据传输效率;避免了在单一的频段进行传输时,由于无线信号弱而导致整个业务卡顿和中断的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72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