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56637.0 | 申请日: | 202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9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沈沐曈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微木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20/40 | 分类号: | G06V20/40;G06V40/16;G06N3/04;G06T17/0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琳琳 |
地址: | 21516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控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可存储介质,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对至少一个监控设备采集得到的至少一段视频进行处理,通过至少一段监控视频对目标区域场景建模;通过调用人物识别模型得到目标人物在目标区域地图模型中的移动路径;通过调用物体识别模型得到目标物体在目标区域地图模型中的移动路径;通过对路径进行分析,得到目标人物对目标物体的操作行为,对非法操作行为执行报警。本方法能够实现实时对目标区域内目标人员与目标物体进行识别,对非法操作及时进行报警;并且能够不依赖于硬件标签实现对目标人物与目标物体的全程实时监控、报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一些危险物品,如放射性物质、工业生产需要使用的有毒气体等,这些危险物品本身具有极大的危险性,一旦发生泄漏会对环境安全与公共安全都造成很大的影响,且有些危险物品不通过专业设备进行检测难以发现,一旦发生丢失时间,往往难以及时收回。
目前,对于危险物品的监管方式主要有:硬件标记,如RFID射频识别、GPS定位等结合人工管理来对这些危险物品进行追踪。然而,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很多危险物品在初始形态时无法对其进行硬件绑定,且部分危险物品,如放射性物质,其本身含有的大量放射性射线也会导致通讯设备的失效,并且在一些特殊环境下硬件设备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定位、追踪,这就导致无法对危险物品进行全程实时管理。
同时,在人工管理方面,目前危险物品日常管理往往由相关责任单位的专业岗员工进行操作。然而,危险物品种类多样,有着不同的管理操作规定,责任单位的管理人员的人事变动以及管理制度长期执行后相关人员的松懈,往往会导致无法对这些危险物品的进行有效的实时监管。并且,在对危险物品的先行管理制度上,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来保证管理制度的执行。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实现对危险物品及相关人员全程实时自动监控,从而提高了对危险物品的监控的适用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方案: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监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对至少一个监控设备采集得到的至少一段视频进行处理,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监控设备监控的目标区域的地图模型;
调用人物识别模型对目标视频中的至少两帧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目标人物在所述地图模型中的移动路径,所述目标视频是所述至少一段视频中的任一视频;
调用物体识别模型对所述至少两帧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目标物体在所述地图模型中的移动路径,所述目标物体是需要监控的物体;
对所述目标人物的移动路径,以及所述目标物体的移动路径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目标人物操作所述目标物体的操作行为;
当所述操作行为为非法操作行为时,执行报警行为。
可选的,所述人物识别模型包括人脸检测模块和目标人物识别模块;
所述调用人物识别模型对目标视频中的至少两帧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目标人物在所述地图模型中的移动路径,包括:
调用所述人脸检测模块对所述至少两帧图像进行识别,得到所述至少两帧图像中的人脸区域;
调用所述目标人物识别模块对所述人脸区域进行识别,得到所述人脸区域中的目标人物;
对所述目标人物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目标人物在所述地图模型中的移动路径。
可选的,所述人脸检测模块包括多任务卷积神经网络MTCNN;
所述调用所述人脸检测模块对所述至少两帧图像进行识别,得到所述至少两帧图像中的人脸区域,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微木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微木智能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66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用倒车雷达
- 下一篇:基于金纳米笼的多功能药物载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