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字签名混淆加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55207.7 | 申请日: | 202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45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发明(设计)人: | 黄浩;周安;杨云帆;付佳佳;张喜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H04L9/40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樊倩 |
地址: | 5100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签名 混淆 加密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数字签名混淆加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本申请能够在不增加公钥、私钥或共享密钥的情况下,提高信息传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初始数字签名;初始数字签名包括多个文字图像块;针对初始数字签名中的各个文字图像块进行解析,生成针对各个文字图像块的混淆加密字符串;获取用户的账号信息,根据账号信息生成与各个文字符号对应的字符序列号;分别将各个文字图像块的混淆加密字符串与相应的字符序列号组合,得到各个文字图像块的混淆加密字符串密令;将初始数字签名的全部混淆加密字符串密令混淆组合,生成混淆密令。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通信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字签名混淆加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重要,信息加密技术则是网络安全技术中的核心技术。其中,数字签名(Digital Signatures)是众多信息加密技术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技术,数字签名(又称公钥数字签名)是只有信息的发送者才能产生的别人无法伪造的一段数字串,这段数字串同时也是对信息的发送者发送信息真实性的一个有效证明。它是一种类似写在纸上的普通的物理签名,但是在使用了公钥加密领域的技术来实现的,用于鉴别数字信息的方法。
为了确保数字签名的安全性,确保数字签名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或篡改,需要对数字签名进行加密处理,以提高安全性。现有的数字签名通常是使用对称加密技术或者非对称加密技术进行加密后再传输。对称加密,即通信双方具有共享的密钥,只有在双方都知道密钥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应用范围有限,通常应用于孤立的环境之中,如果用户数目多,这种机制并不可靠。非对称加密,即密钥是由公开密钥/私有密钥组成的密钥对,用私有密钥进行加密,利用公开密钥可以进行解密,非对称加密技术的私钥必须保密才能保证安全,但在应用过程中私钥依然容易被窃取。
可见,上述两种加密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应用缺陷,仍然无法确保数字签名的机密性和数据的完整性,数字签名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依然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数字签名混淆加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字签名混淆加密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的初始数字签名;所述初始数字签名包括多个文字图像块;
针对所述初始数字签名中的各个文字图像块进行解析,生成针对各个文字图像块的混淆加密字符串;
获取所述用户的账号信息,根据所述账号信息生成与所述各个文字符号对应的字符序列号;
分别将所述各个文字图像块的混淆加密字符串与相应的字符序列号组合,得到各个文字图像块的混淆加密字符串密令;
将所述初始数字签名的全部混淆加密字符串密令混淆组合,生成混淆密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用户的初始数字签名,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的手写签名图像;
针对所述手写签名图像进行文字识别,得到各个文字符号;
基于所述文字符号,将所述手写签名图像上分割得到文字图像块;
将所述文字图像块按照手写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得到文字图像块序列;将所述文字图像块序列作为所述初始数字签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针对所述初始数字签名中的各个文字图像块进行解析,生成针对各个文字图像块的混淆加密字符串,包括:
根据所述各个文字符号查找预设的加密文库,得到各个文字符号对应的混淆加密字符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52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