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星通讯时差定位数据融合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53201.6 | 申请日: | 202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38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前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19/42 | 分类号: | G01S19/4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古波 |
地址: | 610036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讯 时差 定位 数据 融合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多星通讯时差定位数据融合处理方法,时差定位速度快,精度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在得到多星通讯辐射源时差定位数据之后,采用镜像点剔除模块,将所有定位点按目标编号进行分类,运用镜像点剔除算法对定位点分类结果中的镜像点进行剔除,将非镜像点输出到定位点聚合模块;正常点聚合模块根据点迹聚合算法进行点迹聚合,生成聚合点,将聚合点输出到野值点剔除模块;野值点剔除模块根据野值剔除算法进行野值点剔除,将非野值点输出到聚合点滤波模块;聚合点滤波模块基于聚合点滤波算法对聚合点迹进行滤波,运用协方差交集算法和k近邻滑窗最小二乘算法进行融合处理,生成最终的融如合结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目标点迹融合技术领域中的目标跟踪技术,主要涉及一种机动目标实时监视系统中的点迹数据融合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大误差的多星通讯时差定位数据的融合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多平台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时差测量技术的进步,时间差测量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定位中的主要定位方法。卫星定位技术从卫星的数目上来说,有双星时差频差联合定位,三星时差单独定位,以及多星时差单独定位和多星时差频差联合定位等等。双星联合定位需要同时测量TDO A和FDO A,建立联合的方程组得到目标的位置。三星或者多星定位既可以只测量TDO A,又可以TDO A和FDO A同时测量,根据不同算法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结合方式。每种定位算法都有自身的优缺点,只有做充分的综合比较才会得到最佳的定位模型与算法。在卫星定位中,以对目标信号的测量为基础,其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测量包括对目标信号的方向测量、到达不同接收机所需的时问差以及信号传输频率与接收频率的差值。针对不同的测量内容有不同的测量方法与原理,而无论任何方法和原理目标总是统一的,即最大限度的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以达到提高卫星定位精度的目的。定位中的无源测向体制有很多种,但其基本原理都是利用信号进入接收机系统时,由于进入角度不同,会导致信号的幅度、相位和到达时间的不同,计量这些幅度、相位和到达时间的不同,就可以得到信号的进入角。因此,从逻辑上讲,要测向就需要有多个天线,而且他们在接受信号时,在幅度、相位或者时间上,至少有一处是有差异的。这个差异将被用来计算信号的方向。所以从体制上分,测向无非是比幅法、比相法、时差法和他们的混合方法。在信号传输过程中,由于不知道信号发出时间,不可能测得信号由目标达到各接收机所需的绝对时间,因此,只能针对同一信号,比较它们到达不同接收机的时间差来获取定位计算所需的时差。卫星定位自始至终贯穿着多种多样的误差,且有的误差具有相关性,有的误差不相关,各自有着各自的特点。概括起来,可以将这些误差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卫星本身相关的误差,另一类是信号处理过程中的误差。卫星本身误差在与卫星有关的误差中,包括卫星星历误差、卫星星钟误差等。由于卫星在实际运行中受到多种摄动力的影响。因此,卫星所给出的位置与真实位置之间必然存在误差,是为星历误差,又称为轨道误差。它是一种起始数据误差,大小取决于卫星定轨系统的质量,如定轨站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观测值的数量及其精度,轨道计算时所用的轨道模型及定轨软件的完善程度等。卫星定位是以卫星位置作为己知的基准值,来确定待定点的位置,因此,卫星的星历误差严重的影响定位精度,也是卫星定位过程的重要的误差来源。星历误差是一种系统误差,不可能通过多次重复观测来消除。目前估计与处理卫星的星历误差一般比较困难,究其主要原因是:卫星在运行中要受到多种摄动力的复杂影响,而通过地面监测站又难以充分可靠地测定这些作用力,并掌握它们的作用规律。除了上述卫星星历误差以及卫星星钟误差以外,还有一项与地球相关的误差避不可免,即目标大地高的误差,也叫做地球形态误差。地球表面形态必然会引入误差,这种误差属于系统误差。在信号传输过程就会误差,主要有电离层的时延误差和对流层的时延误差,以及信号传输中的多径效应误差。当信号到达接收机以后,接收机也会引入一定的误差,包括接收机的时钟误差和位置误差等。在实际的信号测量中,接收机天线除接收直接来自卫星方向的信号外,还接收到其他如高大建筑、航天飞行器等物体反射回来的信号,因此,接收的信号是直射波和反射波产生干涉后的混合信号。由于直接波和各反射波路径不同,从而使信号延迟,产生测量误差,称为多路径误差。很多时候,多路径误差是误差的主要来源。多路径误差可视为一种周期误差,除了上述的主要误差外,卫星定位的误差还包括有天线的相位中心位置偏差、计算误差、地球自转的影响和潮汐的改正以及电子欺骗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未经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32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1S 无线电定向;无线电导航;采用无线电波测距或测速;采用无线电波的反射或再辐射的定位或存在检测;采用其他波的类似装置
G01S19-00 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利用这种系统传输的信号确定位置、速度或姿态
G01S19-01 .传输时间戳信息的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例如,GPS [全球定位系统]、GLONA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或GALILEO
G01S19-38 .利用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传输的信号来确定导航方案
G01S19-39 ..传输带有时间戳信息的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例如GPS [全球定位系统], GLONASS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或GALILEO
G01S19-40 ...校正位置、速度或姿态
G01S19-42 ...确定位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